(' “我叫季阴。”
“姓季啊……”
这不是大师兄的姓,据说是师祖的俗家姓氏。
这两人的长相并无相似之处,却有同一个姓,加上名字正好一阴一阳,是浮丘观的修行之道,应是大师兄为他们取的姓名。
林觉想了想,又问他们:“那你们两个就是这个道观的大师兄和二师姐了?”
“我是大师兄!”
“我是二师妹,不是二师姐。”
“没事,以后会成二师姐的。”
“啊?”
“你们师父呢?”
“师父去山上干活了。”名叫季阳的小道童说道,“师父说了,在道观中,他不在,就是我们两个当家,你们有什么事可以给我们说。”
“你们当家啊……”
颇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林觉看向小师妹,小师妹也朝他看来,二人都是一笑。
“是啊。”
“那要是山下闹了妖怪,也是你们两个下山去除妖咯?”
“这……这……”小道童支支吾吾许久,这才说道,“我们长得还小,也没学会法术,等我们长大一些,才能除妖怪。”
林觉二人又不禁笑了。
而在这时,一条细犬在山中快步行走,时不时停下来,回头看一眼身后。
在它后面是一个背着背篓、扛着锄头的中年道人,道人的气质十分朴实,神情也很沉静,为了方便干活,他将手腕裤脚都挽了起来,看着就像是一个寻常山间农人。
而他也在快步行走。
走回院中,一眼看见林觉二人,他的脚步才放慢下来,随即不慌不忙的放下锄头,卸下背篓,也对他们说道:
“你们怎么忽然回来了?”
“师兄。”
“师兄,我们回来看你。”
林觉二人都转过身,对他说道。
那两个小道童顿时一呆。
“这是为师的师弟师妹,也是你们的八师叔,九师叔。”大师兄对两个小道童说,“还不快叫师叔。”
“八师叔,九师叔。”
小小一个“大师兄”乖巧喊道。
“见过八师叔,见过九、九……”那个“二师姐”则是挠了挠头,困惑的道,“为什么不叫九师姑?”
“哈哈,都行,乱叫都行,反正现在你们是老大老二,你们当家。”
“……”
两个小孩儿顿时不好意思说话了。
林觉则是一边笑,一边跟着大师兄走:“师兄当师父、教徒弟的感觉如何?”
小师妹也投来目光,显然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你们也收个徒弟就知道了。”
“师兄在哪里找的弟子?看着不大,还挺机灵。”
“山下城中,外地来的戏班子,不知从哪里也不知怎么弄来的小孩儿,挺可怜的,我看他们天赋好,便花钱给他们赎了身。”
“那也算有缘。”
“我给你们收拾房间。”
“我们和你一起。多收拾几间,其他几个师兄也要回来,不过还要等一段时日。”林觉说道,“先把房间收拾好等他们,我们也正好趁这段时间去拜访一下忘机子道爷、山神和剪刀峰的道友们。我也正好回家一趟。”
“嗯?嗯……”
大师兄明显察觉到他们回来并不简单,但他也没多问,继续走向几间袇房,开始收拾。
忙碌之间,道观中好似多了几分热闹。
不过林觉二人身在院中,仍会时不时想起从前九个师兄弟都在、师父也在的时候,那时的光景,相比现在,显然是天差地别。
……
山中又到了开春花的时候。
春水仍然冰凉,有片片杏花随着锦鱼溪奔流跳跃的溪水而下,林觉和小师妹带着狐狸和彩狸,还有道观中大师兄新收的两个小徒弟,正站在锦鱼溪冰凉的溪水中抓鱼,鱼篓里已经有几条小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