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我带来的。”
林觉回答着,仔细打量着他。
见他身躯凝实,不像小鬼,又没有煞气邪气,不知是什么东西。
“你们又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在下姓林名觉,是个修道之人,从京城过来,要往西北去。”林觉答道,“因为下雨,来这庙中避雨,不知这间庙中还有别人。”
“京城来的道士?往西北去?”那人一笑,“今天下午也有一群道人,也从京城来,也往西北去,也在这里避了一会儿雨,倒真是巧。”
“哦?此言当真?”
“你个年轻道士!我这把年纪,无缘无故骗你做什么?”
“那些道人可与足下有过交谈?”
“没什么交谈,不过听他们说,似乎是齐云山的道士。你面前那堆灰烬,就是他们下午冷了、湿了衣裳,烤火的时候生的。”
“那就对了!”林觉本来就不怕他,如今一听,更不觉得害怕了,“他们现在在哪?”
“下午雨停了一下,他们匆匆就走了。”
“原来是这样。”
“你们认识?”
那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过来。
林觉熄了一下守夜灯,再将之点燃,灯光映照出这人的面容,是个中年人,样貌普通,没什么异样。
“当然认识。”
雨天寂寥,偶然相逢,林觉干脆邀请他过来同坐。
这位并不寻常,兴许还能从他这里得一些人不知道的、关于北方的信息。
第357章 夜宿妙遇
“我观白天那些道长大多身有正气,多是正义之士,其中还有一位身上隐有神光,大抵也不普通。”
中年人坐在林觉对面,隔了一盏守夜灯,闲聊似的说道。
虽然北方有妖怪,不过林觉追得上前面的人,如今外面又是夜又是雨,急也没有什么用,干脆就自若的与他闲谈。
“足下一眼能看出这些,看来也不普通了。”
“哈哈你这年轻道士,难道不是第一眼就看出我不普通了么?何必此时才试探呢?”中年人笑了声,“你一个道士,带了一只狐狸,大半夜还有两匹石马轰轰的跟着你跑过来,又往刚闹了妖怪的北方去,难道就普通了吗?”
“有理。”林觉点了点头,觉得也是,“还未问过足下尊姓大名。”
“生前姓陈,取名向礼。”
“那就是陈公了。”林觉说道,“陈公还能看出什么?”
“我还能看出你的五气也算纯净,只是心思太多,这体现在你的水土二气中:二气都算纯净,只是却又都有一种别样的色彩,说明你有聪明智慧和诚实厚直的一面,却又做得不够好。”这名叫做陈向礼的人真是一点也不遮掩,有话直言,“而此时你心中既有思虑又有算计。”
“嗯?”
林觉眉头一皱,稍稍坐直了身体。
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能看到人的五气的人,无论精怪还是神灵,首要前提就是,自己的五气也要相对纯净。
另一方面是因这人说得对。
自己的思虑大概是西北东北两个抉择,而他说的算计,指的应是自己见到他后,一眼看出他不凡,便想从他这里问到北方两位妖王的事。
心中知晓,这位大概不是什么邪恶的妖怪。
而此时此刻这幅场景,村庙之中过夜避雨,不寻常的偶遇,倒让他想起了数年之前,横村汪家祠堂,自己第一回见到不凡的那一夜。
算算已经过去几年,无论世间还是自己,都已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而自己再未见过那只精怪。
就像今夜这个村子与村中庙宇,这位遇见的不知名的“陈公”,还有自己一路走来遇见过的大多数精怪,都只有短暂的相遇与结缘。
又听面前这人笑道:
“哈哈不过是人之常情!又不是死人,又不是圣人,谁人心中没有思虑呢,谁人心中又没有自己的想法呢?太正常不过了。”
“陈公是有见解的。”
“称不上,称不上,不过活得久了罢了。”陈公连连摇头又摆手,好似寻常人,“活得久了,话就多,一个人待得久了,就无聊,因此每逢遇到有人来这里夜宿,只要是有趣的人,我必定出来与之相谈,你不要因为我话多而见怪就好了。”
“那我也算有趣的人吗?”
“怎么不算?”陈公说道,又看了眼他身边的狐狸,“你五气纯净,道行高深,出行乘坐白鹭,下有石马跟随,带的狐狸也不普通,从京城匆匆往北方而去,定是去除妖的,心中思虑怕也与除妖之事有关,若你都称不上有趣之人,那世间便尽是庸碌之辈了。”
“……”
林觉稍作沉默,才摇着头:“陈公真是眼光不凡,每句都说对了。”
“刚好有此本领罢了。”
“陈公有何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