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志怪书 > 志怪书 第47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志怪书 第472节(2 / 2)

“诶?这可万万谈不上!”陈公拱手,“我不过活得久些,见得多些罢了,可其实眼界也有限,也不是有大智慧的人。”

林觉不由得来了一点兴趣:

“何为大智慧呢?”

“我也不知,就如我说,我也没有。”陈公哈哈一笑,“但我知道,自古以来,在大事上聪明且思虑多的,大多会有成就,却难成大事。成大事者心中想法往往少而坚定。他们心中有自己的理念,往往由此简单的做出抉择,一旦做出,便坚定不移,至于后面的难关与细枝末节,这些才是该用聪明智慧去解决的事。”

陈公停顿一下,面带笑容,眼露思索,似是自己也觉得有趣:

“以我想来,大概就如谋略一样:但凡听来让人惊叹叫绝的,体现惊人智慧和算计的,都只是小计小谋,但凡是真正的大计或大谋,说来往往都很普通,听来也不精彩,甚至可能一句话就概括了。”

“陈公想说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吗?”

“诶!就是如此了!”陈公笑着拍腿,“可惜今日没酒没肉,不然定与你畅谈半夜!”

“谁说没有呢?”

林觉微微一笑,拉开布袋,便从里面取出一壶黄酒,一些肉干肉脯。

于是二人将白天江道长一行人留在墙边的木柴收拢过来,点燃火堆,热着黄酒,烤着肉干肉脯,畅意闲谈,尽享这短暂的缘分。

这一聊才发现,双方竟很投缘。

这位陈公是中年人的样子,却说自己活得久,他的眼界确实不宽,不过十分深刻,就如他一眼就能断出江道长一行人和林觉一样,对于天下历史或者现如今的人与事都有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往往一针见血。

而年长者,总有留给后人的东西。

出乎林觉意料的是,他本来想从这位这里得知豹王与东王母的事情,到后来却没得到,然而与他闲谈之间倒是使得心中所想更坚定了。

如此再问豹王与东王母,评判哪个更值得去,哪个更危险哪个轻松,似乎也没必要了。

想来也觉有趣——

自己路过青岩县,前去请教那位“瑶华娘娘”,出发点本是好的,那位“瑶华娘娘”给自己提醒,也是好意。而自己本来不会想这么多,本来也不是一个爱思虑的人,却因那句提醒,而平白多了许多想法,既忧福祸颠倒,又怕安危选错,想想还有几分好笑。

不知不觉,竟然畅谈一夜。

酒喝光了,肉吃完了,狐狸也趴在身边眯着眼睛睡着了。

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

那人却起身对他说:

“我该走了。”

林觉也起身与他道别。

说着有缘再见,其实心知,很大概率这一辈子就只有这一面的缘分。

只见那人往门外走,走到村庙仪门之时,刚好村中传出一声鸡鸣,那人立马就站着不动了,就像僵住了一样。

林觉过去一看只见原地站着一尊雕像,中年面容,黑色衣裳,嘴边袖口还有油渍酒气,这才知晓,原是这间村庙中一尊判官塑像。

“难怪……”

难怪眼光毒辣,见解独到。

外面天光已亮,也放晴了。

林觉回去收拾了一下庙中火堆残渣,叫醒狐狸,又提起小包。

“我也走了,陈公。”

林觉与他告辞,便走出庙宇。

这是一场有趣的相逢,不过缘尽于此。

“啊~~”

一声白鹭嘶鸣,道人乘风而去。

上午过半,临近青莲县的官道上,有人打马驰骋。

轰隆的马蹄声踏碎泥坑。

当先一人骑着高头大马,马上挂着银枪长刀,驰骋之际,抬头一看,云层中有一只白鹭正拍着翅膀缓缓飞过。

白鹭落在树林枝头,马队也停在路上。

罗公走在最前,后面是万新荣、潘公、陶道长和貙人,再后面还有一些奇人异士与带刀拿剑的江湖人。

万新荣等人看见白鹭,便抬手行礼。

“林真人。”

身后那些奇人异士与江湖人本就不知为何停下,见到这一幕,又都面露疑惑,但也跟着抬起手,朝着树上行礼。

却不曾想,树梢白鹭背上竟真传出林真人的声音:

“多谢诸位随我前去除妖。”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更觉奇异。

当即有人伸长脖子,向白鹭背上张望,又有人拱手抬头,高声问道: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