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紫云城同守数月,那些奇人异士秉性如何,他大致都清楚了,一场惊天大战下来,这位奇人异士心中的林真人如何,大概也清楚了,这些法器宝物想来不会白费——不过本也没有白费这么一说,这些奇人异士既然愿冒生命危险来此除妖,便都是义士,于情于理,这些法器宝物也都该有他们一份。他们得了法器宝物,就算回京之后与林觉分道扬镳,想来在今后的乱世之中,也有他们的作为。
此时师兄弟九人约好,要去墨独山看看。
“华公主,请替我看好这个小孩儿。”小师妹将怀中孩童递给华公主,“等我回去要收她当徒儿的。”
“放心吧。”
华公主端庄有礼,微笑接过。
小师妹向她道了谢后,便看向几位师兄。
只见大师兄几人已经准备妥当,带着搬山镜与众多法器,背着小师兄的布袋,却不见小师兄的身影。
低头一找,才见小师兄已经变小,站在门口地上,小到地砖的砖缝都能使他栽个跟头。而扶摇就站在他的旁边,和猫儿差不多大,爪子抓着一根不知是从哪里找来的狗尾巴草,在地上晃动,一脸严肃的骚扰着小师兄。
小师兄连连弯腰,伸手来挡。
小花坐在旁边,看得专注。
“走吧。”
大师兄一迈步几位师兄跟随,全都身轻如燕,脚下生风,迅速离开了这里。
小师兄也连忙拨开狗尾巴草,骑上扶摇。
狐狸脚一点地,便乘风上了屋顶。
小师妹这才跟上去。
几人各施手段,各显神通,出城而去。
第416章 东王母的枝干
浮丘九人与一猫一狐踏在墨独山的大地上。
“据说以前这里一直萦绕着浓雾,风吹不散,雨淋不掉。人一旦走进去,就会迷失方向,如果在迷雾之中,忽然听见有谁叫了你一声,你一时不慎下意识的答应了,就会随着声音而去,再也不会回来。”三师兄卖弄着他的见识,同时扭头四顾,“我们可能是几百年来,第一个堂堂正正走进这里又能走出去的活人。”
众多师兄也环顾四周。
如今这里正是一片晴朗,头顶蓝天,连一丝云都见不到,太阳照得空中都像是在发亮。
但其实这里即使是白天,阴气也很重,萦绕着散不开的煞气,天气之所以这么好,完全是神灵为之,藉此缓慢驱散这里的阴气煞气罢了。
而这片山原即使在白天,也是一片墨色,近看还好一些,乃是一种驳杂的灰墨色,看得越远,颜色便越深,直至浑黑一片。
倒有一种奇异的风景。
今日这片妖山有了访客。
又有一只狐狸、一只彩狸因为听见三师兄的话,所以迈着滴溜溜的小碎步,走到了最前面。
“这一场仗,观中传下来的豆兵好汉损失损坏了不少吧?”二师兄问道。
“有一些。”大师兄回答简短。
“哎呀,观中的前辈先祖们将他们留下来,这些好汉愿意留下来,不就是这个目的吗?”三师兄洒脱得很,“大不了等我要死的时候,我也征求一下那些追随我的好汉的同意,把他们送回浮丘观!”
“要是你有后人呢?”七师兄问。
“也送一半回来!”
“大家请看——”
七师兄将手一摊:“以前的三师兄会毫不犹豫的用轻蔑语气说——道爷我一生潇洒不羁,无拘无束无碍,怎么会有后人?”
众人互相对视,都觉得有理。
“师兄我懒得和你一般见识。”三师兄摇摇头,话音一转,“倒是那些受损的豆兵,大师兄回去有得忙了,而且修补的材料也要不少。”
“无妨。”大师兄还是老实说道。
“不过能得这么多法器宝物,也算是一种弥补了。”三师兄说,“以前我们在道观里哪里见过这些好东西?”
“其实以前也是有的,以前的弟子也是有的。”大师兄如实回答,“只是这些宝物大多在山下,在乱世,乱世的时候前辈先祖下山,就能够得到许多宝物,可是带回山上后,一个弟子赠一样,等到太平年间,就已经送完了,到我们已是太平末年,早就没有了。”
“我说呢!”
几个师兄聊着,也警惕着。
林觉则低下头,对已经走回身边的狐狸说:“你又学到了些什么法术?”
“我又没学到了些什么法术!”狐狸仰头与他对视,随即连说三个原因,“累着了!没空喝!不厉害!所以只学了一样!”
“一样?学的什么?”
“学的……”
狐狸正想开口,眼珠子转一圈,又停下了,转而说道:“等学会再给你说!”
“你还卖起了关子?”
“罐子?没卖!”
“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