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妹的徒弟、狐狸和彩狸也抱着杯子畅饮,喝的正是当年林觉在黟山上教小师妹制作的松针蜂蜜气泡水,只是如今的她再取蜂蜜,应当不会再被蛰得满头大包了。
几人酒足饭饱,也不离席,而是继续闲聊,一聊就是整整半日。
最后散去之时,师妹才对他说:
“师兄给我几张陈牛符。”
“做什么?”
“我要带礼去西域一趟。”小师妹说,“听说天山上的千年雪莲五十年盛开一次,我想着总不可能每次盛开,山上的神灵就全部用完吧,总得像是收米收麦子一样,留下一些,窖藏起来,我打算趁早带礼过去,看能不能求得一点,不然五十年实在太久了,或者再拖几年,可能他们就算留了千年雪莲,也真用完了。”
“有理……”
林觉带着几分酒意,思考着说:“可是雪莲会不开,你怕是不好见到那些神灵。”
“那也不就是白跑一趟?”师妹说道,“何况还不算,还能看看风景。”
“也好。”
林觉当即取出纸来,画出符箓。
当的一下,盖上法印。
这便是陈牛符了。
这是在花前辈的洞府,两人出门之后,便带着紫云慢慢行走。
伸长脖子一看——
果然是如花前辈所说,乱世将至,妖鬼横行,有人来枫山中避难,有人来枫山中寻仙,深山之中也被走出了小径。
以林觉的性格,此地大乱,邪魔作祟,他定然是要去诛除的,只是全都由他自己去除,那这个仙人、这个神仙生活也过得太忙碌了,因此得效仿小师妹,效仿大师兄,效仿历代浮丘观的观主,收些徒弟,自己清闲,让弟子去做。
第483章 护山之宝
山中清闲,几日清修,几日观云,几日听雨,一旬一刹那就过去了。
师妹真的去了西域。
在去之前,她去找了二师兄,拿了很多灵丹妙药,又回了浮丘观,取了很多天材地宝,携重礼前往天山,徒弟则留给林觉帮她照顾。
于是林觉帮小师妹带娃,为她讲道授法几日,让她读书练字几日,带她炒茶几日,带她登山几圈,趁着冬天没来,下河抓鱼也几日,一个眨眼便又是大半个月过去了。
林觉将她照顾得很好。
接着去拜访南山的青霞真人,与他共品春风,议论南方北方的神灵,又去拜访酷爱观云也赠自己白云的玉篆道人,为自己将那朵白云不慎弄坏了而向他表达歉意,悠悠然然,又是小半个月过去。
山下人间则是风云激荡。
石顶城告破,越王麾下右路大军长驱直入,打进秦州,先是摆出直取京城的架势,吓得各路分兵回援,又杀一个措手不及的回马枪,迂回绕到翠微县解救左路大军,随即与越王本人合兵一处,共取京城。
天下风雨,已经拍在了脸上。
越来越多的人往枫山钻了,就连小师妹的红叶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造访。
深山相对清净,却也有了人踪。
这里总归也不可能变成闹市,多一些人,多一段短暂的热闹,林觉并不在意,这座山也不是他的,反倒在清闲之际他时常在山顶、在林中留意这些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
一是实在清闲,看蛛网上花瓣打转、看地上蚂蚁搬家都能看半天,看人自然也能消磨时间。
二是有意看有人是否与自己有缘。
便见香客大多愁眉苦脸,来观中拜神,要在乱世中求个平安,或是家中闹了妖魔邪祟,来求观中神仙施法祛除。
又见一些贫苦百姓满心忧愁,为躲避山下苛刻得堪称疯狂的赋税,为躲避朝廷临死之际的胡乱抓丁,也为躲避接下来的战乱,拖家带口,只拿了一些银钱与一些工具,便往深山里钻。
天下兴亡,多是百姓苦。
大山雾瘴深处的茅屋,可能也不全是神仙隐士所留,也可能是无奈为之。
还有文人墨客,风流雅士,这般乱世反倒让他们彻底确认世间妖精鬼怪神灵仙人的存在,因此三两结伴,在深山寻仙,在高处吟诗,又在风景绝佳之处留下墨宝,在松下安眠,在风中野餐,遇到樵夫也要搭几句话,见到避难者的茅屋也要进去敲门,将之当做隐士。
林觉还和他们打过几回照面。
可惜始终没有合缘的。
林觉寻弟子的要求真的不高。
不像浮丘观收徒,要天资绝佳,要五气纯澈林觉甚至都没有找大师兄去学“识人知命”之法,也难以细辨对方天资五气。
林觉收徒也不是为了建立什么势力,好在将来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也不是非得传承下去,否则传承就断绝了。弟子天资好,他自然厉害,天资不好便有自己的造化,弟子能成真得道是好事,不能成真得道,林觉自己就是仙,只要他自己不死,又怎会有传承断绝这等说法呢?
若是弟子五气纯澈,自然是好,若是五气有浊,他就耐心引导,若是这样还师门不幸,那便算这个徒弟厉害,能欺骗自己这么多年。
一个足够自信的人,绝不会将太多寄予下一代。
林觉只要“合缘”即可。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好找。
雕刻阁楼几日,逗弄狐狸几日,打坐感悟几日,便又是一旬。
此方天地逐渐转寒,入了冬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