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9章(2 / 2)

但真正的病因根本找不出来,而也没有什么得了之后再康复的案例。有些人的家人因为舍不得,或者期待说有一天医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出特效药。于是就花钱让人一直躺在营养罐里。有些人得了,最多一周也就死了。

这个病来得快,毫无预兆,也找不到人们得病的原因。有一些说法是认为这是遗传,也有说法说是人类过度消耗了能量,导致人体无法再维持生存之力。后边这个说法还挺多人相信的,所以当我在顺着新京城九街区阶梯蛙跳的时候,一群人看我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个在寻死的人。

当然也有人认为任何外来的创伤、让免疫力低下的事情也会导致这个病。比如波哥被缠上的那案子就是这个。

医学界好像一直在努力研究,毕竟这可是导致人口下降的一个原因。但至今也没有什么进展。唯一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确实在逐渐衰弱,就好像缓慢融化的冰川那样,崩塌入海,遁入无形之中。

有末世学说的支持者甚至认定石冻症就是人类最终的结局。

总之姑且不管这些情况,大部分人的认知就是不知道自己今早起床会不会被死神点中。从最开始的恐慌到后来的习以为常。波哥说过,这应该不是人类面对的最大危机,所以人们早晚都会习惯的。只不过一些人会逐渐变得只顾眼前,也就是今朝有酒便今早醉。

这也挺有意思的,一部分人趋于保守,连多走两步路都要掂量掂量。也有一群人开始放浪形骸,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能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波哥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后者。当然,张掖除外。

但不管这些人怎么选择,石冻症都会平等地挑选下一个受害者。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才是终极的公平,和死亡本身是一样的。

到底要当那个苟且地活着,然后躲过一次又一次无形的筛选,最后变成一个老太婆呢,还是选择当流星,在短暂的能挣蹦的时候尽可能地挣蹦?

我承认在决定骑行的时刻,也不全是为了帮波哥。其中也有我的私心存在,就是想看看我能做到什么程度,趁年轻,趁没有什么人阻拦。

就好像最初我从生命培育中心的围栏后面翻出去一样。世界在我眼前展开,是彩色的,特别大。

“那你在这儿是干啥?”老何问我。

我说我在做一个试验,看看人能不能用这些原始的工具骑行一千五百多公里。

“然后呢?”

“然后就到上海湾了。”我说。

“到那儿干啥?”

“到了……呃,就到了。”

老何看我的眼神,好像在观察一个脑子有病的人。

“做这个有什么用?干啥不去念书?”他说。

“我脑子不好使。”我回答。

第十三章 :人类衰退之后

老何要抓我去他住的地方吃饭。他说我把萝卜做得这么难吃,实在不能忍。我怕耽误上路的时间,死活不肯。一大一小在农田里拉扯。

最后老何放弃了, 叫我等一会。他大步地走去,消失在田野间。我在他爷爷坟头收拾东西,把把防潮垫和睡袋拖出来叠好塞进 行李包,又洗了洗锅碗瓢盆,最后再拆下帐篷。这么一通收拾后,老何再度出现,他抱着一筐玉米茄子萝卜和其他我叫不出名字的蔬菜,让我带上。

我说老何使不得,我这一路颠簸,也不知道这些东西会滚到哪里去,实在带不上了。老何说那你就挑几个想要的,我教你怎么做好吃。我挑了一个茄子两个玉米,老何大怒说这哪儿够!一大一小又在农田里拉扯。

最后我落荒而逃,老何叫住我。

我说我实在带不上了!

“不是,你能帮我呼吁一下吗?我女儿的事……”

老何告诉我,新京城里已经没有给石冻症人的营养罐床位了。他自己想了办法,用农机的零件给生造了一个给女儿的生命维持装置。

“但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她最近越来越瘦。我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我愣愣地看着他。

“我总想着要是有一天,万一呢?万一有药了,这个病能治了。那我就还能再见我女儿一面。”老何说,“你是不是要去很多别的地方,像是泰安、南京……你能帮我问问吗?有没有床位可以安放我女儿。”

我点头说好。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