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6章(1 / 2)

“我们这儿距离粤省近,我听说他们那边政策要宽松一些,市场特别活跃。”

顾久听到这里,诧异的看向她,她没有想到面前这个所谓的高小同学,居然能察觉到隔壁省的变化。

丁杏对上他的视线,嘿嘿一笑:“你是不是觉得我特别敏锐?呵呵,你住县城就没有发现,现在街上每天都有不少农村的农民挑菜来卖?”

顾久摇了摇头,这一点他还真没有发现。

丁杏挑了挑眉:“就知道你个大老爷们不会留意这些,进城卖农产品的人不多,进城后分散在各个街道,倒不明显,想买他们的新鲜菜,也要靠运气,有时不一定能碰到。”

“你这样留意市场的变化,不可能做无用之功,你是不是也做了什么?”顾久难得主动开口问道。

丁杏身子往后面的柱子一靠,笑着点了点他:“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鬼精鬼精的,什么都瞒不过你。”

其实她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平时利用节假日,从农村贩一些农产品来城里卖,倒买倒卖,这一进一出赚点辛苦钱。

要不然靠一个月单位发的那工资哪存得住钱。

顾久听了她的话,若有所思,他觉得这事大有可为,目前,他别的不多就是时间够多,要不也试试?

“现在在城里什么东西销路比较好?”

丁杏双眼放光,“怎么?你顾大才子想跟着我一起倒买倒卖?我先提前告诉你,做这一行可是辛苦活,你一个没吃过苦的公子哥,能吃得了起早摸黑的苦?”

顾久被人小看,不爽的冷哼道:“你别自作多情了,我又没说要跟着你做事,你管我吃不吃得了苦!”

啧,男人啊,就是要面子死撑着,上山下乡可不是说说那么容易,那是真要吃得了苦才行。丁杏摇了摇头,既然他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就让他自己去尝试吧。

“蔬菜、粮食、干货、野味,还有农村妇女同志自己织的土布,搓的细麻绳,编织的篮筐簸箕等等,在城里都是畅销货。”

如果能弄到稀缺的东西,那就更赚钱。

上次她到农村收购上来一只王八,大概五六斤重,到了城里卖给了国营饭店,赚了不少钱。

那一只王八赚的钱,就相当于她一个月的工资。

当然这样的事不能太高调,能低调还是得低调点。

第54章 大货

小河生产队。

雨缠缠绵绵下了一个多月,田间地头山涧的雨水汇聚起来,野外的沟沟渠渠都有溪水在流动。

池塘水库里的水更是达到了丰水期的水位。

尤其是到了晚上,那真是听取蛙声一片。

雨水丰沛,连带着田间水塘里的泥鳅、鳝鱼、小鱼、小虾都格外活跃,

林家,同样格外活跃的是林刚和大侄子林东发。

大侄子小叔子侄叔两个,每天呆在家里无事,就披着蓑衣顶着斗笠冒雨去田间水塘边捉鱼捞虾。

一大早上,刚起床人又不见了踪影。

林舒打了个哈欠,走进伙房,灶膛内灰烬的余温正烘焙着半干的小鱼小虾。木桶里用水养了不少泥鳅黄鳝。

林舒闻着满屋的鱼虾香味,从碗柜里端出来一碟香辣小干鱼,又从蒸笼里拿出两个馒头,最后给自己盛了一碗杂粮粥。

坐在厅堂里一边吃早饭,一边看了眼外面的天气,阴天,既没下雨也没有出太阳。

“妈,其他人都去哪了?”

刘小娥刚喂完猪,从外面进来,“老大老二两口子都去了自留地,老三和东发提着桶拿着手抄网,应该是又去捉鱼捞虾去了。”

“那小军和壮壮呢?”

“他们俩是个闲不住的,去隔壁玩了。”刘小娥一边洗手,一边说道:“真希望别再下雨了,连续下了一个多月,家里的衣服被子都有一股霉味了。”

林舒点头,雨天持续太久,家里的一切东西都潮的很,衣服洗了也不容易干。

“最近存的泥鳅黄鳝没有一百也八十斤,他们还在捉,是想送到乡里门市部?”

“谁知道他们怎么安排的,你是知道老三那小子让他上工,他天天磨洋工,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倒是有兴致,我估计他应该是想去门市部换钱。”

林舒嘴里吃着香辣鱼干,一脸享受,这些小鱼小虾在农村不值钱,还别说,稍放点耐心弄干,做成香辣小鱼干是真的好吃,下饭送粥都不错。

“等会吃完早饭,我也去外面转转。”

刘小娥叮嘱道:“今天刚停雨,土路田埂到处湿辘辘的,想必山上的灌木杂草都是水珠,你别上山。”

“我知道,我就到周围转转。”

吃完早饭,背着篓子和药锄出了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