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头找到了共同话题,说着说着就扯到陈文海和陈文江的婚事上。
“我本来想给大孙子打一条船,听他的意思是南港那边疍民都要上岸,不知道我们这边会不会也这么安排,要是这样的话造船就没有意义了。”陈阿公愁眉不展。
陈文军赶忙道:“我们这边也会统一规划,我是去国土局办事的时候听人家提了这么一嘴,不过没那么快,估摸着还得十来年。”
“啥?十来年?那这个船不得不造了!”周水芳眉头紧锁,盘算着要怎么处理比较好。
陈文军可不敢给人家瞎出主意,点到即止。
一家子在南屿吃了饭就离开。
等上了船,周水芳感叹道:“没想到文军这房子盖得这么漂亮,我都心动了。”
陈永定摇摇头,“心动也没用,咱家两个儿子都要娶媳妇,可没法这么弄,现在我们得考虑是造船还是直接买块地盖房子。”
陈阿公沉吟道:“造船吧,还有十来年,谁知道是什么光景!”
周水芳却有些迟疑,“爸,你看文军娶了个陆地上的媳妇日子都好过了起来,我寻思着要是咱家也在陆地上买地盖房子,给文海娶了陆地上媳妇,是不是以后的日子也能像文军这样红红火火?”
陈阿公顿住,旋即摇摇头,“陆地上的人家怎么可能看得上我们疍民!文军媳妇是情况特殊,他们俩也算是误打误撞成就了好姻缘,你总不能指着文海也有这样的好运道。
万一娶的媳妇是个眼界高的,到时候再嫌弃这个嫌弃那个,日子还怎么过?”
周水芳被说得无力反驳。
陈文海倒是淡定。
“爸妈,我看呀你们还是别瞎操心了,过了年我们还得去南港干活,谁知道后面啥情况呢!而且那边现在越来越繁华,进出的货特别多,我们都想跟人家一起合伙跑船了,就算娶了媳妇也是让人家独守空房,何必呢!”
这话周水芳不爱听,把两个儿子臭骂了一通,倒是没再提结婚的事。
中午林琴回家才知道家里已经招待了客人。
林义给她留了饭,顺便偷偷跟她说道:“你跟文军抓紧要个孩子。”
林琴愣住,“爸!好端端的你怎么说这事了?”
林义没好气地睨了她一眼,“你妈走得早,我不得当爹当娘啊!你们不上心我只能提醒两句,趁着还年轻先把孩子生了,有了属于你们两个的孩子这个家才像真的家,不然就是合伙搭着过日子,人家也会说闲话的。”
林琴手足无措,随便扒拉两口子就遛了。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她和陈文军都是有名无实的夫妻,上辈子她是因为觉得人生没意思,凑合着活,再加上住在船上,也没那个条件和心思。
重活一世,渔船上多了林义和丫丫,就更没有那个条件想那种事。
如今房子有了,崭新的大床,私密的空间她不敢再往下想。
与此同时,陈文军也因为林义和陈阿公的催生而心不在焉,还隐隐有些期盼。
见林琴红着脸躲进房间,陈文军立马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林琴吓了一跳,捂着胸口,“人吓人吓死人,大白天的你拉着竹帘躲在房间做什么?”
“午睡。”陈文军言简意赅。
屋内光线昏暗,林琴也没多想,将身上的钱财掏出来锁进抽屉里,随后去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刚回房间就被陈文军一把抱住。
“媳妇,今天阿公和咱爸说了生孩子的事,我们是不是也该把事情给办了?”
林琴脸色瞬间爆红,在陈文军极具侵略性的目光中,半推半就从了他。
事后,极少午睡的两人还真睡了个踏踏实实的午觉。
再次醒来已经下午三点多了。
陈文军神清气爽地带着林琴出去打渔。
第90章 去南港打渔
大冬天的没什么雨水,南溪水位下降很多,这时候石螺特别瘦,没什么肉,野鸭子也不怎么下蛋,来钱的地方少了。
好在林琴的运气还在,每每都能钓到大鱼,再加上陈文军下地笼,捞笋壳鱼,少的时候一天三四十块钱,多的时候一天也有八九十。
家里没有外债,也不需要盖房子,挣得多挣得少都没关系,还有藏着的金子备用,他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除夕前一日,工地收工。
林琴忙完最后一顿饭,把做饭的屋子收拾干净,正准备回去,黄文龙突然提着一大包东西进来。
“嫂子,来来来,这份年礼是给你准备的。”
林琴受宠若惊,“我就是做个饭,还给啥年礼?”
黄文龙非要给,“跟着我干活的人都有,不单单是你,不是啥好东西,就是一些饼干橘子,你一会儿带回去,我还得出门办事。
对了,还有工钱和过节费,我也一并给你。”
黄文龙将钱和东西放下,又交代了两句就火急火燎地跑了。
林琴也没看红包里面多少钱,拿了东西锁了门,欣喜地往家赶。
林义撑着竹篙过来接她,林琴才知道高磊和吴阿贵来了。
父女俩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