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3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37节(1 / 2)

imo特别奖?今年还有特别奖办法?

这可不多见,在九十年代前,特别奖还不算罕见,但是在数学日益明晰,竞赛划定范围愈发透彻的今天,这可不是太容易获得的奖项。

十年出现一次,都是罕见,但是,今年,中华再一次获得,这份独有的荣耀。

要说不嫉妒,恐怕是在场所有代表队都要否认的,这一点儿,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心知肚明的。当然,他们也不少人为这样的殊荣高兴。这不就是imo的意义所在吗,真心喜欢数学的人,总归是为数学的进步和新发现高兴地!

“吴桐,快,快上台,imo特别奖,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李轶生等人笑着拥抱吴桐,让她上台领奖,或许这份独属于她一个人的特别荣誉。

随着吴桐这份特别奖的领取,imo颁奖典礼真得进入尾声,再一次的感谢致辞后,imo正式落幕。

imo中华代表队六金夺冠的喜讯,第一时间传回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发,【喜讯,特大喜讯,全员金牌,第五十一届imo,中华队完美夺冠!】

【三连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华队六金夺冠!】

【震撼,东方明珠再次满分世界第一,imo组委会为她颁发特别奖!】

顿时间引爆全网,上上下下都为这个消息而喜悦,很多网友骄傲的像是过年一般欢庆。

【别人的高中,国际夺冠金牌加身,我的高中,仰慕大佬,摇旗为大佬呐喊!】

【证明世界难题,满分高考状元,满分imo世界第一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我为大佬腿软!】

【英雄出少年,中华少年,震撼世界!】

晚间,imo组委会和东道主举办了最后的告别晚宴,自助餐的形式,特色美食齐聚一堂,考虑到大多都是学生,切还有不少国家一定年龄内不能饮酒的规定,晚宴的饮品还是以果汁饮料为主。

各国代表队学生,看到不少组委会成员纷纷找寻吴桐说话,都是再次让他们意识到,吴桐和他们不同。

他们还是懵懂的学生,吴桐已经是被

人追逐,享誉国际,可以称谓为国际知名的学者。

吴桐礼貌应对了来自不同热情来者的交际,间歇找时间挑适口的把自己填饱,对于那些喧闹的交际,吴桐其实更适应静静地思考。

第85章

赞誉

等晚宴结束,吴桐第一时间回了自己房间,开始做最后的收尾。对孪生素数猜想证明的论文已经完成,她就差最后一部分需要翻译。

零点,吴桐把论文打包发到数学年刊投稿邮箱,同时打开arxiv预印网站,上传了中英两版论文,让这份证明初见天日。

次日,各国代表队相继启程。中华代表队一样,早早退房,四五点钟就在赶往机场,他们预定的是早班机。

在他们赶往机场的时候,昨夜吴桐发出去的论文开始发酵,传播,各种惊诧,讶然从世界各地弥漫。

热爱网上冲浪的陶哲轩,相比较一般上了年纪的顶尖学者,他对网络的关注,密度就要高很多。孪生素数也是他关注过的版块,做了特别提醒。所以,当这个版块有新的论文上传提醒,他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就带着好奇点开阅览。

做研究的,要始终保持都事务的好奇心。

一看题目摘要,他就不由挑起了眉头?孪生素数猜想证明?

他还以为又是哪个民科上传的玩笑。正准备失望放弃的时候,他注意到了,论文是中英文双版,论文作者是华人还是来自中华?他好奇地看了眼作者,作者的名字映入他的眼帘。

tongwu?吴桐,中华那个让人惊讶的小天才吗?周氏猜想的证明者吗?如果是她,那就有趣了!

他饶有兴趣的开始阅读,随着进程,他面上的漫不经心,化作神色越发的郑重,草稿纸和笔被他拉在手中,时不时的演算着,甚至还要不时地思考一下,有意思,真的太有意思,原来这一步还可以这样跳跃,这个想法真得好

“教授,下午茶时间到了,需要喝点儿什么?”他的学生轻轻敲了敲门提醒着兴奋而沉浸的陶哲轩。

“艾伦,给我一杯咖啡,我需要点儿咖啡因醒神,见证奇迹再一次诞生!”陶哲轩头也不抬的继续演算着,他已经弄明白小朋友搭建的桥梁,现在进入最关键的演算过程,下午的时光,总会让人犯困,但是陶哲轩这会儿觉得,自己半点儿没有困意,精神振奋,来点儿咖啡更助兴。

直至下午五点,陶哲轩终于结束反复演算,很是开怀的可以确定,孪生素数猜想,这个困扰世界百多年的难题,真的被这位来自东方的天才明珠,证明了!

他登录软件,再一次在脸书上发言。

“我又要再一次见证奇迹的诞生,数学的年轻让人喜悦,素数让人着迷,我们又向素数前进了一步,对希伯尔特第八问再次有了部分回答,孪生素数猜想有了明确的定理!更让人高兴的事,我似乎看见了一个新的纲领诞生的雏形!感谢你,吴桐,谢谢你为数学界带来创新的进步!”

他顺手把这个好消息发给了上次共同审稿过的安德鲁怀尔斯,“快上arxiv,孪生素数猜想被证明了!”

普林斯顿,数学年刊编辑部。隔于时差,审稿编辑劳伦斯处在正常工作时间,每天从众多的投稿中,挑出真正有价值的论文,就是他的工作内容。

当他看到孪生素数猜想证明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又是一个疯子?孪生素数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总会有那些不知所以,不自量力的民科,妄想证明这些数论明珠,企图一鸣惊人,实则是错料百出,严重污染刺激他的大脑神经和眼睛,还浪费他宝贵的生命时间。

他正想抱怨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作者备注,周氏猜想证明者?tongwu?那个十六岁的天才东方明珠?她又向孪生素数猜想发起了进攻?

周氏猜想的证明,就发生在不久前的四月初,就刊登在他们数学年刊五月期刊上,这才不过百天,他当然还记得清清楚楚。

哦,我的上帝。这些天才真得是不甘寂寞。

不过,不管这位天才少女是不是真的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有周氏猜想证明者这个光环在,他就必须郑重以待。

上京时间六点钟,潘文华、周文武教授这个年龄水平的人,早早起床的时间。潘文华洗漱完毕看了眼手机,就被手机上夜半发过来的信息惊得以为自己还没睡醒。

【院长,吴桐成功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论文已投数学年刊,上传arxiv.】这是李轶生收到吴桐正式上传论文的消息,第一时间发过来的。

潘文华瞬间彻底清醒精神,他们的吴桐小同学,真把孪生素数猜想证明了?他要收拾收拾搬家了?

与此同时,周文平教授,也接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的贺电。

“周,恭喜你,我们的小朋友,再次把孪生素数猜想干掉了,数学真得开始年轻的让人疯狂!”安德鲁怀尔斯咏叹式的赞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