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地点,被京大鸡贼的先把吴桐接回了学校,安排在了数院的报告厅内。明显的京大标志,作为吴桐的采访背景出镜。
记者姓彭,看起来文质彬彬,半掺白发带着些书卷气的儒雅,比起记者,更像一位教育工作者,他也的确常年负责教育版块,经验丰富的老资历了。这次为了表达对吴桐的重视,特别把他派了过来。
彭记者的采访风格很轻松,就像聊天一样,这让吴桐稍微轻松些。她没什么面对记者的经历,真正的单人采访也是首次,多少还是有些紧绷的。
“对自己目前这些成就,有没有什么感想吗?”在了解完吴桐的资料,他采访过那么多著名学者,还是不有为这个姑娘的成就震撼到久久失言。
很多人几乎难以想象,周氏猜想证明者,高考状元,imo满分第一金牌和特别奖,孪生素数猜想证明者,都聚集在一个还不足十七岁的小姑娘手中,以后或许,这个姑娘,还能取得更大成就!
他甚至反省,十六岁,他在干什么,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实情吗?
显然,没有,十六岁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还在为自己未来学业能否继续而发愁。而眼前这个小姑娘,已经为世界所惊艳,在国际数学界发声。
“感想吗?应该是感谢我自己能够在对的时间醒悟过来,不负光阴,达成想要的成绩吧。我以前也挺贪玩的,或者,应该感谢我妈妈金老师从小到大不放弃的督促?”吴桐轻轻笑着。
“能够用自己所学,为国家增添光彩,这是我的荣幸,也是吾辈所愿!
我只是做了一些比较普通的事情,解答了两道数学题而已,这世上,还有更多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事迹,守卫边疆的战士、救民水火的消防员、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公安干警,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比起他们,我只是动动笔杆子,目前只是做了些理论性的东西。
希望,在未来,我有机会,凭借自己所学,能为国家,奉献更多自己的力量!”
“能有这些微末成绩,其实我应该感谢很多人,感谢我的父母,我姥爷、姥姥,小舅,感谢他们给了我独一无二的爱,无论我怎么样,在他们眼里都是最好的我。感谢我的老师,没有放弃过我这个学渣学生,感谢上京大学,自由开放,给了我进步向上的资源和平台”
“吴桐同学,真得太朴实谦逊!”彭记者有感而发,这个小姑娘不得了,这心性,他都止不住羡慕这孩子父母。
能有这样心中常怀感恩,做出这么大的成就,依然不骄不躁,心有所向。她的言语,没有为自己的成就过多发言,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满满的感怀。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在数学上深入研究的呢?”采访还在继续。
“应该是喜欢吧,我喜欢获取知识,学会并掌握的快乐!我妈妈是在小学教数学的,数学是我除了说话,最先接触到的学科,我对它比较记忆尤深!”吴桐失笑,这个记忆尤深,在之前,恐怕要换个词,叫苦大仇深。
但是真的发自内心爱上学习这件事后,数学反倒是成了她最挚爱的基础,这点儿,她就不点名自黑了,多少还是给自己留点儿面子。
“数学也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它在我们的生活、科研各方面都不可或缺!”
“喜欢和兴趣,是最好的源动力,怎么会在参加imo那么紧迫的时间里,还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这样一个重大世界难题呢?”
“孪生素数猜想是我过完年,提前来京大学习后一直在探究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学问题,我接触的时间有半年了,还要感谢京大一位不知名的老师,曾经提点过我,可以往拓扑的方向考虑下!
imo竞赛结束的时候,我和带队的李老师程教授延伸讨论数学话题,突然间有了灵感,深入推演后,攻克证明它的大方向!
其实,当时我没想太多,只是想要七月底证明出来,送给自己做生日贺礼。”
“带队的李老师程教授全程帮我做好了后勤工作,我什么心都不用操,花了两天时间才把证明做出来,又花了三天的时间把论文整理好投稿上传!”至于那些争先言论,就不用这里赘述,大家都心知肚明。
第90章
新闻
“这恐怕是最好,也是最特殊生日礼物了!”彭记者由衷感叹,果然是学者,数学界的冉冉升起的朝阳,连给自己的生日贺礼都这么特殊。
“还有几天就是吴桐你十七岁生日,很荣幸,我代表官方报纸祝你生日快乐!”想着他还肩负的一项任务,彭记者笑得意味深长,他们也会送吴桐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今后有什么打算吗?”说实在,吴桐现在的成就,已经够她用一辈子了。
“数学深奥,我还需要继续在数学的研究提升,也会学习些其他有用知识吧!”
“最后的时间,有什么想对全国青少年朋友说得嘛?”
“那我就祝愿所有青少年朋友,生在中华,荣幸备至,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青春无畏,在最好的年纪,做最正确的事情,不负韶华,积蓄能力!
我们能够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先辈的努力,才让我们有幸生活在繁华盛世,若有余力,为中华崛起,奉献己身之力!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采访结束后,送走来访记者,吴桐在李轶生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了开题报告申请。
李轶生这个领路人非常敬业合格,详尽指点,不带半分藏私,给吴桐的指导,都是掏心窝子,真真切切为吴桐考虑。
吴桐填写了波利尼亚克猜想的作为本次申报题目,经费那一栏?吴桐有些挠头,“纸笔和出版费,也花不了多少,我手里的奖学金足够用了。”
这里面,也就出版费多一些,周氏猜想出版的时候,大概是用了一万元左右的出版费,这个学校基本报销了,纸笔可以忽略不计吧。
所以,她填个一万就够了吧?出版费这个大头,学校愿意帮忙报销下,她正好省了笔开支?
数学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最节省的研究了。
波利尼亚克猜想,她已经有了大致框架,细节方向还需要在钻研钻研,没有太多需要额外花费的地方。到目前,除了回家,她也没什么其他
的出差,访问交流什么。
“加个0吧,已经足够给学校节省了!”李轶生扶额,一万块钱,这个经费申请都没法提起,十万块钱已经是省钱了,
按着吴桐这个课题的难度级别,其实再加两个零,能解决问题,一百万都不多。
“回头你的住处安排好,家里电脑打印机不是得配上,还有其他办公用品什么的”李轶生真得就差手把手教吴桐使用经费了。
吴桐选择他做指导老师,是信任和情分。他尽职尽责,多花些心思,则就是职责和情义了。
吴桐是个听话的孩子,按着李轶生的指导,上传了开题报告经费申请。只是,她比较挠头,如果学校的经费下放慢点儿,她先把证明做完了怎么办?再把经费退回去吗?
做完正事,再吃个晚饭,这一天就又结束了。吴桐的行李早一步送到了宿舍,宿舍会为她保留到毕业再不需要为止。
按计划吴桐本来是今天订票回家的,只是显然,今天她忙得只差脚打后脑勺,李轶生让别她操心机票了,学校已经帮她定了明天直飞颍州的机票,明天他亲自给送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