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5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56节(1 / 2)

她或许在数学上,甚至材料学上,都可以说有些成果,但是这么大的项目,她是没有半分管理经验的。人无完人,她不可能上来就能接手这么大的盘子还能游刃有余。

她的长处,只在学习和研究上。

“这本就是我这老骨头应该做的,你只管安心研究,这些琐事,我先帮你站岗看着,需要用到什么设备,什么材料,甚至是什么人,你只管说,老师帮你调派!”成华南一口应下,他这老头子对新材料无有功劳,能帮幼徒处理这些杂事,让她专心搞研究,他也算发挥发挥余热。

吴桐登上特别注册的内部联络系统,这个系统,是以陆骁为主导,打造出来的内部联络系统,在她成为此次项目负责人后,自然拥有了一个加密账号。

她刚一登录上系统,就有消息弹出,是陆骁那边发过来的,“风洞数据已经跑了出来,此次完善过后的机型数据,完美达到我的预期,进入真正的机身制备流程,谢谢你,吴桐!”

他极尽追求完美,终于在吴桐这边,和吴桐一起推导出最终改进完善方向,达到他期待中的数据,让未来的中华雄鹰,在设计上,终于进入世界超一流行列。

很大可能是,超越一切战机设计,超一流。

第二条消息,来自于西飞杨伟总工。

“吴桐,感谢你,我们已经验证,部分优化后发动机的参数,真实有效,其他参数,现在,我们正在全力赶制优化数据后,新的发动机核心部件,重新试车,我会最快给你反馈新的进展和数据!”

吴桐很开心,她那天竭力推导出来的数据,真的能帮得上忙,真正能推进中华雄鹰展翅翱翔的步伐。陆老师和杨总工那边应该是不眠不休,才能在三四天里内赶工出来这么多数据,她也不能拖后腿。

吴桐把随身u盘插入电脑,开始接续输出上传,她又一次推导完善了t4材料的制备工艺,这是切实可以进入工业化生产的数据参数,这份制备工艺数据参数文档,是发给陆骁,由他中转发给菌工113厂进入正式投产制备,初期投产支出,拨款从她这里找老师对接。

由他亲自督管,预期,机身材料的出产,能跟得上战机的打造,可以用上新材料做机身。

吴桐又敬仰的给杨工回了信息,“我会尽快完成叶片材料制备!”

让新的材料的产出,赶上他们的制备流程,用上新的叶片材料,彻底使得ws-15焕然一新。

吴桐看消息的时候,成华南和阮成旭不用言说,默契的回避,等吴桐停顿手上的动作,成华南才接着道:“我从航空那边薅了一批材料,实验室材料已经准备齐全!”

他是玩材料的老行家了,怎么能够最快速度做好准备工作,他再清楚不过。

航空集团最终补足了上次t4钛铝合金材料制备时,他实验室经费的消耗。他想着宰熟不宰生,又以时间紧迫,那边材料周全,从那边调了批实验材料过来。

要账的话,他们从经费里付过去就是,比他们等经费到账,再给材料公司下单送材料要周全速度多了。

一切以新型材料为先,林哲明能怎么着,只能让他调。吴桐的托付信任,成华南尽心尽力为幼徒铺路,由他做项目综管,可以确保快速无纰漏。

“实验室仪器已经检查完备,确认无误,没有问题,可以随时开始试验,单晶定向凝固仪器,已经借进实验室,谢院士半个小时后抵达实验室!”阮成旭仔细的报备了他们的准备工作,以后他就一心跟着小师妹混了,为了光明前途,这会儿还不赶紧表现等什么。

等着被人取代?

以后多少人想,取代他的位置,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辛苦老师,师兄费心了,那我们开始实验吧!”吴桐点点头,和两人道谢后,一起往实验室走去。

这几天吴桐也没闲着,t5单晶镍铁合金材料的模型已经从手稿变成详细的模型数据,这会儿直接输入计算机模拟系统,开始进行数据模拟。

不出意外的各项高性能,在谢院士抵达实验室的时候,出现在显示屏上。这次,他们申请了超算端口,效率比之前实验室计算机的算力高出太多,出结果的时间,自然也就大大节省。

“好!耐高温、耐腐蚀、质量轻、强度高,抗蠕变”谢院士看着屏幕上各项模拟数据,不由眼睛发亮,激动赞叹出声。

“这是复合材料都达不到的优秀,又比复合材料成本低,好维修,太好了,咱们发动机叶片用上这个材料,那就是插上飞翔翅膀,开干,开干,怎么整,吴桐你来指挥,我全权配合,国家的未来,果然还是要看你们这些年轻人!”

谢院士摩拳擦掌,今天这里没有谢院士,只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实验参与者。

第132章

梦寐

讨论会议上,基于t4钛铝合金的优越数据,他们能预测到,t5专项叶片数据不会差了,但是当模拟数据真切展现在他眼前,无疑更具有直观的冲击力,让他迫不及待,想要把材料马上制备出来,上测试仪测试,验看真实材料的数据。

成华南一样的急切,万事具备,如今只欠开工。

“成旭,安排人员就位,我也迫不及待了!”

“老师、谢院士开始实验吧!”吴桐确定的点点头,一行人进了实验室,开始按着制备工艺,一步步操作起来。

一个新材料,不说材料的研发和设计,往往都是要经过大量的摸索很实验,才有可能成形,制备工艺,更是要经过不断的尝试积累,才能有走向投产的详细,两三个月能安排上投产,都是超快的速度。

只是,这个过程,在吴桐的推演之下,犹如按下了快进键,被无限压缩了时间,也能精确指定到详细工艺。

不过,即使是吴桐,在没有真正上手实验之前,她也只能确定用某种工艺,具体的参数,例如温度、时间也只能上实验,真正接触到实验进程,临场把控,才能确定到最精准的数据。

时钟

在不停摆的持续转动,时间的流逝被忙碌的人忽视,实验慢慢走到后期,理论模型,逐渐要化为实体。

反应炉高温熔铸的,正式他们的本次实验的镍铁叶片材料,吴桐在其中结合了钛,弥补了镍铁材料的不足,达到了复合材料的效果,所以才以t5命名。

本次实验,涉及到的核心技术,就是单晶定向凝固。单晶高温合金技术可以消除了晶界,能够在高温下保持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组织稳定性,满足高推比发动机的设计要求,其制造技术成为制备先进发动机的核心技术,谢院士正式这个领域的大佬。

“高温合金作为单晶叶片试件合金材料,对固定抽拉速度、简单阶梯抽拉速度和多级阶梯抽拉速度都有极高的要求,我们曾经以单晶叶片试件温度场、糊状区和凝固组织生长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定向凝固试验,最终才得出采用低速固定抽拉和多级阶梯抽拉速度能获得单晶完整性好的合金材料,高速固定抽拉和简单阶梯拉速下单晶材料试件会在缘板产生杂晶。”

谢院士仔细的给吴桐讲解着单晶技术的核心要点,这是他们团队孜孜不倦,一次次实验,在失败中努力寻找到的核心要点儿。

但是,此时此刻,谢院士没有任何隐瞒,详细的传授给了吴桐。

这样优秀的孩子,他希望,能以这寥寥技术,作为这孩子小小的踏板,让她走向更高的巅峰,也带领中华材料,走向他们没达到的巅峰!

吴桐带着感激,认真的汲取着知识点儿,化为自己的掌握。

“老师,反应炉温度加到两千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