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3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39节(1 / 2)

“桐桐,你放心去吧,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家里人,对吴桐的送别,只有这么一句叮嘱,无论什么时候,桐桐照顾好自己啊,才是最重要的。

“不用挂牵我们!”他们肯定会小心再小心,不惹事,不怕事,注意交通安全,不让意外找上他们,惹来孩子们担心的。

车子启动,滚轮前行,吴桐挥别家人后,整个人转向研究项目规划,让自己不再去惦念其他。如果,惦念太多,她可能就不舍得离开。无论如何,离别总是让人不是那么欢喜的。

航二院的总部,虽然在上京,但是这里,只负责理论方面,和基础一些的研究,真正的研究试验基地,还是在西洲航天城,这里有专门的df基地。这里也是,国内在西洲,第一个组建的导弹试验基地。

“吴总,欢迎莅临航天城!”吴桐的专机抵达,朱定军亲自过来接你,看到吴桐下了舷梯站定,她上前,热情地给吴桐一个拥抱。她最近越是研究,越是专研,也就越是为了吴桐的超级设计而震撼,学到了良多。

所以,得知吴桐安排好时间,飞来西洲,亲自坐镇指导工作,她就特别空出来时间,亲自来接吴桐,表达她的感谢和敬重。

“朱总!”吴桐笑着和朱定军互相拥抱,“咱们又见面了,以后同一个战壕里奋进!”她顺手整了整兜帽,西周风沙大,再加上吴桐需要保密身份,直接带了迷彩鸭舌帽和口罩,外面又还罩着冲锋衣的连帽,不靠到近前,是看不清吴桐的眉眼轮廓的。

“走,吴总,你虽然不是第一次来西洲,但肯定是第一次来航天城,我给你好好介绍介绍咱们航天城。咱们这个基地,具体源头,已经可以追溯到建国不到十年的58年!

当时条件艰苦,咱们的先辈们,仅仅依靠铁锹、麻袋、竹筐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和作业方式,仅用3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导弹试验基地——西洲“df基地”。

依托这个基地,最开始是做,导弹试验训练基地,后面慢慢发展,才有了我们现在目所及看不见全部轮廓的诺达西洲卫星发射中心,我们一般就叫航天城!”

第349章

追风

“这里是咱们的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咱们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咱们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作为半生都在和航天导弹打交道的朱定军,一年里有大半年,甚至一年到头,都在这里,她对这里的感情,无比浓烈,

这里虽然曾经贫瘠,虽然满面黄沙,但是,这里一直在创造着奇迹,在谱写追月的神话,在创造奠定国家地位的辉煌。

“在这里呆久了,吴总,你还能见识不少奇景,有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和边关冷月,还有“东风浩荡”“烟花盛放”“雪后暖阳”和“星月交辉这也算是咱们航天人和导弹人的见识福利!”一般人,可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大漠奇景。

对工作和生活在航天城的人们而言,大风并不陌生。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月,狂风裹挟着沙石肆虐在这片瀚海之中。

一年年,西洲航天人为了筑梦太空,战风斗沙,逆风而行,天清气朗,对他们来说,是最美的期盼,也是最奢侈的希望。风和日丽是属于内陆的词语,不是属于大漠的念想。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吴桐重复着这句战天斗地的话语,心中是增加的动容。那句话,再次呈现在吴桐耳边,所谓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他们负重前行。

吴桐为自己现在,有了帮忙负重能力而喜悦。

“走,朱总,咱们也追风战斗去!”听了那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和故事,正是热血澎湃的时候,吴桐迫切想要尽快投入研发之中,助力国内,再添威慑利器。

早点儿把df-17落地,她说不定,还能去航天城串串门,看看航天器呢!玩了那么久战机和导弹,若是说吴桐对火箭发射没有兴趣,那绝对是虚言。

当然,比起传统火箭发射,吴桐更有兴趣的,其实是可回收式火箭,或者说是航天飞机。只是,想要达到飞航冲破大气层进入宇宙,并且还要安全返回,这其中涉及的技术,以及能够提供航天飞机动力动能,和机体材料,都将是一个个重大研究课题,吴桐还没妄想,能在短短时间内解决。

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口也吃不成大胖子,吴桐明晰自己的定位,她现在重要的是把df-17搞定,一步一步奠定更向上的技术,突破,都是在日积月累攀登的。

“好,吴总跟我来!”朱定在对上吴桐坚定地目光时,劝说的话不再出口。本来她今天的安排,是带吴桐参观下基地,吃饭、然后送吴桐去住宿的地方旧情。基地是有专门的住宿地点,他们给吴桐安排的,是属于最高一级的住宿安排,位于重重保护的中心。

但是,真正接触吴桐后,她也已然明白,吴桐是实事求是的性子,不需要那些流程化的安排,直奔根本而来。

这样的实干,也是朱定军最欣赏的,她也是个实干的性子。顿时,带着吴桐风风火火,直奔研究基地。

“df-17的运载部分已经进入打造安排,弹头部分在进行”一路上,朱定军给吴桐介绍着目前项目进程。这些吴桐大致也都掌握,不过她汇报的,会更加详细。

“朱总辛苦了,您做事,我放心,请您纵览全局继续安排,发动机研发地点准备好了吗?”吴桐了然的颔首,肯定朱总的工作,也点明她来此的重要目的。她是来,助力df-17研发突破的。

“已经安排好了,配合工程师也已经就位,两位辅助工程师都是咱们团队绝对的核心成员,非常可靠的同志,还有杨伟杨总主动助力!”最开始,杨总联系她的时候,她还以为是在开玩笑,谁想到,这位奔着吴桐而来,是真的折腰来当助手的。

说曹操到,曹操就到,在朱定军引着吴桐往发动机研发办公室走的时候,就碰上了守在门前的杨伟。看到吴桐,他当即迎了上去。

“吴总,又来叨扰你,跟你开眼界了!”杨明笑着迎上来,他算是反应灵敏的,再加上因为身处j-35项目组,所以知道吴桐在搞新导弹,她直觉反应,吴桐肯定要搞发动机,他见猎心起,想要见识新的发动机革新技术,再加上想要给吴桐一些助力,特别申请来了df-17研发项目组,申请加入新型发动机的研发团队。

虽然贪多嚼不烂,变循环发动机,他其实也就掌握个基础。他也知道,贪多嚼不烂,但是对于新技术,新科研,谁又能拒绝得了诱惑,他没做到,所以,他来了。

“杨老师,又要辛苦你跟我连轴转了!”吴桐和杨伟握手,杨老师能来助力,是情分,她很感谢。和杨老师合作很愉快,吴桐也期待,再次合作的顺利。

“朱总,麻烦通知另两位工程师,咱们开个碰头会,我给大家仔细说一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要素,咱们就开始进入打造!元件图,我画了一部分,可以先安排上!”

随着吴桐就位df-17项目组,整个导弹研发进程,就仿佛拧紧了发条,加速向圆满进发。由吴桐亲自带领攻克的发动机版块,是最先完成的。一如既往属于吴桐的流水线作业,吴桐出元件图,杨总和两位核心工程师负责带领团队打造,组装,最终试车。

试车数据相当理想,朱定军兴奋地眼眸熠熠生辉,“吴总,我们肯定能行的,必定能行的!”有了这样强力的发动机助力,他们肯定会成功的。

同在西洲,制导核心研发,陆骁亲自过来助力,身兼两边重任,这让吴桐萌发了,要不自己搞定的念头,不过,后来想想,她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她自己上结果或许能做出来,但是肯定要腾时间挪精力去学习研发,不说等她学出来,是否会拖整个项目后腿,但是肯定会影响她的其他研发安排。

第350章

两院

在这个版块,前有奠基国内基础,打破零记录的最高科技奖得主王老,后又青年才干,才华横溢的陆骁。

他们已经有了足够出色的大牛,陆骁之能,一样的无与伦比,国内的雷达,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个不是她必要攻克的版块。

吴桐并不追求,成为全知全能的存在。那是神的领域,不是她的追逐。她还有更需要她投注精力的版块。在精,不贪多,所以,吴桐最终打消了乍然而的念头。

并且,及时纠正自己有点儿探头跑偏的心,再次明晰自己的定位,做该做的,无愧于心!

时间进入四月的时候,上京传来惊人的好消息。

院士增选公告通报全国,吴桐赫然在列,以年仅十八,却辉煌成果,位列首位科学院院士。这也就意味着,公示期后,吴桐将是名正言顺的吴院士,也开创了院士最低年龄先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