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阅那些燃气轮机的资料,吴桐脑海中,关于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就开始活跃起来。她甚至能分心二用,手里眼睛以扫描的速度,看着资料,还能和徐工有来有往的请教着国内燃气轮机的发展和现状。
“之前,那些年,咱们就没有不艰难的时候!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和海对面关系改善复苏,进入了短暂的十年蜜月期,并在军-事、经济、科技、贸易等领域与国内展开合作。
特别是在军--事的合作上,海对面解除了对华近30年的武器禁运政策,开放了对华武器出口的大门。
而当时的国内对先进武器装备也是极其渴望的,非常迫切地从西方国家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以此来改变中国国防工业落后的局面。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想国外进口了lm2500燃气轮机,当时是准备用在装备052型导弹驱逐舰的112号“冰城”舰和113号“绿岛”舰,同时进行仿。”
徐工对这些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如数家珍,逐一为吴桐介绍道,他长长叹了口气。
“只是,仿制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虽然咱们擅长逆推,但是,没有获取到中间试验数据、没有切实可以依凭的原理,也没办法解决材料的问题,只凭着一腔热血,对于高度精密的lm2500来说,想要凭空仿制,何其艰难,当时我们被嘲笑,痴人说梦,也是正常!”
“不管如何,徐工,当时您们这些先辈,有尝试的勇气,都是我们这些后辈,要膜拜佩服的!”吴桐竖起大拇指赞道。
没有这些先辈们头铁的试错,哪有国内两弹一星、以及更多科研成果的逐步立足诞生,没有这些的强有力震慑,又何来现如今的朗朗太平!
他们如今安享的太平,都是这些先辈浴血奋战,负重前行的维护!
“嘿嘿我还不至于要你这个年轻孩子安慰,失败嘛,是成功他母亲,科研上失败是家常便饭,我们都习惯了!”徐工失笑,但是仍然为吴桐认可的一片心意感动,他们当时的努力,现在的年轻孩子并没有看不起,反而佩服嗯!
多好,老李、老钱,你们看到了吗?我替你们看到了!咱们大中华,出来了个了不起的娃娃,如今,她来接替你们的棒子,参与燃气轮机的研发了,她被称为奇迹,说不定就给你们放个大卫星,到时候,老徐给你们敬酒!
抹了把脸,徐工故作平静的继续道:“那些年,引进是主流,后来,我们又有了新的目标,乌克兰继承了老苏的家底,我们促成了,从乌克兰手中成功引进了ugt-25000燃气轮机,那是老苏发展技术最为先进的燃气轮机,我们那个时候,迫切希望改变,咱们国内没有燃气轮机使用的局面!
93年,咱们和乌方成功签署了《ugt-25000燃气轮机生产许可证及单机销售合同》,并且那边提供10台ugt-25000燃气轮机,并转让相关技术让国内进行国产化!”
“引进成功后,又是十年时间,到04年,我们才真正的消化了不少技术,完成仿制,虽然,只是起点,仿制出来的
家伙,功率当时只有可怜的28兆瓦!但是,我们算是有了燃气轮机基础的基底!
一直到去年,也就是11年,咱们的国有燃气轮机,才算是真正的实现全部国产化,并被率先运用在第二批052c型驱逐舰上,全面国产化后被命名为qc-280燃气轮机,并在此后,预计会全面运用在了052d型导弹驱逐舰之上!”
第372章
相辅
国内的燃气轮机发展史,就是一部国内科研工作者摔打滚爬摸索成长的进程史,凝结着国人的不甘,和国人的畅想。
顶着嘲笑和不看好,迎难直上。
现在处在于,初步看到光明的状态。虽然,国内的燃气轮机还不够先进,效率还很低,但是,基础有了,国产化有了,是从零到有的跨越。
那些嘲笑国内抄作业的,纯属脑残,他们的邻居哪家有那么大方,能够把关键技术透露出来,让国内去抄作业?
效率低,那就改进,持续优化,终有能够立足国际,领先国际的时候,而这个基础,又有了吴桐的加盟。吴桐,势必想要加速这个优化的进程,将效率提升到,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
这也是,她的设计,一直以来的追求,无限拟完美,以她当前水平的完美。在她的知识体系突破的时候,也是这种拟完美状态能够再度优化的时候!
吴桐决定,还是从燃气轮机着手,作为进阶前的过渡技术。
倒不是她不能搞核动力航母,而是根据她的下一项大课题安排,核裂变动力航母,代价高,同时又不具备前途,没有费力去搞的价值。当然,如果国内真有这个需要,那就增加上研发就是了!
第二则是,国内也有不乏优秀科研工作者的弯道超车突破,马总的船舶综电系统,正是这其中的一项,将传统船舶相互独立的机械推进系统和电力系统以电能形式合二为一,通过电力网络为船舶推进、通信导航、特种作业和日用设备等提供电能,实现了全船能源的综合利用。
如果能配上更好更强动力的燃气轮机,可以发挥的正向结果可能会大于双剑合璧!
船舶综电系统的诞生,根本源于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各国海洋开发和海防建设的快速发展,船舶电能需求大幅增加,并对船舶动力的机动性、安静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性能要求显著提高。
同时,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不断恶化,各国正积极倡导发展绿色船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船舶动力中的应用。
此背景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应运而生,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被誉为船舶动力的第三次革命。
不仅实现了船舶推进系统和电力系统的集成,而且更容易实现全船能量的精确高效控制以及多种再生能源的灵活接入,降低船舶动力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度。
新型燃气轮机研发成功,所辐射的领域,不仅仅是航母,其他船舶、重工、电力等等多个领域,都能共享技术成果,不仅是军-工,经济领域也可以获得重大发展机会,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吴桐在徐工这里获得了足够的资料历史和分部了解,开始了扎根资料室,对整个航母的动力系统,进入潜心研究的阶段。航母涉及的版块实在过于众多,饶是吴桐,也没打算一口吃个大胖子,一下子解决方方面面。她首先关注的,依然是自己的拿手板块,也是至关重要的动力系统。
“李领导,我准备从动力系统着手,一是这方面,算是我擅长的领域,二也是,这也是您邀请我过来的关键!”
航发动力学和船舶动力虽然几乎不尽相同,但是最根源的动力学知识,总归是通用的。虽然乍一看,两者之间天差地别。
第一点儿,他们在结构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别。航空发动机一般采用轴流式压气机、涡轮燃烧室、涡轮驱动器等部件组成。
而轮船发动机多采用柴油机构成,柴油机一般采用往复式内燃机,通过推动曲轴连杆驱动机械设备。
由于使用环境不同,航空发动机和轮船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也不同。航空发动机飞行高度高、气温低、空气稀薄、速度快,在高速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进气和压气。而轮船发动机主要在海上使用,需要经受海水腐蚀、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具备比较强的耐蚀性和耐久性。
航空发动机和轮船发动机的主要任务也不相同。航空发动机一般需要追求轻量化、高效率、高功率等指标,以满足高空高速的飞行要求。轮船发动机则更注重动力输出平稳、油耗低、噪音小等指标,以确保长时间的航行和燃油的经济使用
但是,他们依然同属于发动机范畴,真正深入了解学习后,吴桐发现,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发动机许多技术,都可以通用。
甚至舰用燃气轮机,也是属于涡扇发动机改进型的一种。以吴桐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底蕴,这不由得,很是加快了,她在船舶蒸汽轮机,船舶发动机上的学习进度。
吴桐的到来,除了接待他的徐工,未引起过多的动静,吴桐入驻后,基本都在资料室。核心资料室就在徐工的办公室内辖的附属房间,她在资料室和住宿之间两点一线,除了授予吴桐机密资料室权限的徐工,几乎再无二人意识到吴桐的存在、
可以说,吴桐将自己的存在感,在707所降到了最低。低到徐工若不是每天都有和吴桐碰面,帮她开启机密资料室,几乎都感觉不到吴桐太大的存在感。
吴桐扎根式的学习态度,更是让徐工大为赞赏,无外乎吴桐能在小小年纪做出那么多震铄古今的成就,只看她这般学习态度,就能见微知著,窥得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