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就不管这事儿了,可惜八七年那边没有培育草莓苗的,他拿回去都算头一波了。
老板面露难色,“已经是最低价了,咱们这价格算是透明的,毕竟周边种草莓的很多,我要多了不是打脸吗?”
附近不止是种草莓的多,还有种香瓜跟西瓜的也有。
只不过草莓这玩意儿就图个反季节,累点却赚钱多。
秦浩跟对方砍了半天价,价格是一分钱没砍下来,倒是送了一些化肥还有草莓苗。
这玩意儿在老板这能叫上价,对老板来说,少要钱,还不如给东西。
这些东西秦浩骑车一上午,才把东西都运回出租屋里。
倒腾回菜窖那边,这点活差点没给他腿溜直了。
关系到自己的秘密,他也不敢让人帮忙,就得自己干了。
回到菜窖这边,仓房里已经堆满了草莓苗还有化肥。化肥袋子得换了,幸好里面还有一层塑料袋,直接换了就行。
忙活完,秦浩回到屋里洗洗脸洗洗手,然后灌了一大瓢凉水。
还没吃午饭呢。
探头看向屋里,李美玲躺炕上睡午觉呢。
去碗架上找点吃的随便对付一口,秦浩又出门去找他们搬东西。
石春生一听草莓苗都回来了,赶紧套车就过来了。
“现在种行吗?”他有些担心,说是反季水果,他都没接触过。
秦浩点了点头,“老板说了,只要控制好温度就行。天热的时候把那个黑网遮上,冷了就盖破棉被。”
“噢,知道了。”石春生赶紧干活,这事惦记多长时间了?
前几天把其他人的塑料大棚都盖好以后,他们就开始弄肥料,农家肥肯定比化肥更好一些。
秦浩帮他送回家,看着大棚里翻好的地,满意的点点头。
“行啊,整的不错。”
现在的人就是实在,干啥活都细致。
石振兴走过来说道:“浩子,要不是有你,俺们也种不上草莓。前两天听过来的亲戚说,市里草莓到了冬天一块多一斤呢,比猪肉都贵。”
听到这个价格,他们心里更是干劲十足。尤其是现在大棚草莓不多,基本上都是跨省批发来的。
他们本地根本没有,基本上种菜的也是能数得过来的。
第131章 移植草莓苗
“大爷,你跟我大娘都会种这玩意儿,一定要注意大棚里面的温度。”
秦浩嘱咐道:“肥料也不能过多,浇水时间也要注意。这是种植的书,你们没事儿就研究研究。其他人不懂的,你们也看书研究。实在整不明白,你们就再找我。”
其实找他也没用,还是得去现代找人问。
看着没有封面的新书,石振兴楞在原地。这是什么意思?
新书还能没有皮儿?
“人家不给书的,这是我要的,到时候你们研究明白就行。”秦浩看出对方的疑惑,就解释一下。
书本外面写了出版时间之类的,他怎么可能留下?
“行行行。”石振兴没有多问,接过来给石春生,等晚上爷俩再研究。
他们家搬完了以后,再帮着给别人送去。
石春生家他收了三百块苗钱,其他三家是一样的,每家五百块。
这钱看着确实挺少,但已经是极限了。除了草莓苗,其他三家的塑料膜还收了三百块。
肥料之类的匀一下,每家大概花销在一千块。
这年头搞个大棚草莓就一千块钱,哪是一般人家能拿的起的?
要说在县里市里,那肯定能拿出来,但这是农村。
收了钱,大家虽然心疼,但更多的是将希望寄托在草莓上。
这是他们唯一翻身的机会,现在出去打工也来不及了。
“浩子,这草莓真的能成吗?”赵贺母亲已经六十多了,老来得子就这么一个孩子。
她知道儿子贷款来的钱,心里犯愁也不能多说。
为什么?
因为她六十多了,家里还是土房,老伴也没了,他们娘俩什么时候能还一千块钱?
秦浩看着面前黑瘦的小老太太,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要说这里面谁家最穷,就数赵贺他们家了。
赵贺走过来拉着她,“妈你进屋吧,我都决定要做了,就别说这些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