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的大头还是卖常贵的衣服,其次就是这反季水果,养鸡赚不了多少钱,一年光在八八年的销售,去了本钱挣个两万多不错了。
现代的钱不能算,反正一直都在钱生钱。
但在普通人眼里,养鸡一年赚两万多那都是暴发户了。
见秦浩这么自信,齐贤宾也不再多说,“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就开始着手准备。至于你的缝纫机不够,我会去问问,但你别抱太大的希望。”
这话让对面的秦有财两人纷纷感觉诧异,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不是承诺别抱希望,而是愿意为这件事去问问。
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所以才诧异。
“齐镇长,没必要这样吧……”秦有财觉得受宠若惊。
他话还没说完呢,就被人打断。
“齐镇长,您愿意为了这件事跑一趟那已经是帮了大忙了。”
秦浩一脸感激,又道:“像您这么一心为民的领导,我们肯定要支持工作。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心怀感激!”
说完,他上前握手。
这把齐贤宾整的一愣一愣的,不过还是硬着头皮笑着。
得了,这回可好,还被寄存希望了。
齐贤宾看了眼手表,“我待会儿还有个会议,就不多待了。有消息我会给你们村部打电话的。”
“好的好的,谢谢齐镇长。”秦浩笑着感谢,然后带人告辞了。
除了大门,秦有财还没缓过来,“浩子,人家领导都很忙,你咋脸皮那么厚,让人给你找缝纫机。”
“大爷,不让领导帮我找,你给我找吗?那都是计划内的东西,我上哪买那么多票去。而且地方供应没有那么多,我有钱也买不着。”
现代的缝纫机都是旧货,这种早就淘汰了,修起来又麻烦,所以还是买新的更好一些,不会损坏布料,避免损耗。
秦有财这回不吱声了,他叹了口气,然后背着手去车棚。
秦浩开车把他送回去,然后又去了一趟现代,李兰给他发了消息,已经把杂志还有设计图之类的东西都让人送到王军那边。
他打开门进入仓库,里面果然多了一堆的东西。杂志捆成一米高,一捆就得一百多本,这些约莫差不多一千多本,还有一些册子,也有几百本。
这么多的杂志,足够他们用到倒闭了。
秦浩直接把东西收进空间,然后让王军给打了三千块钱,这些东西价值多少他不知道,但这个价格也差不多了。
对于有用的人来说,肯定是价值连城,但对于现代来说,除了收藏起来,什么用都没有。
出去买了一些东西,彩灯,还有红灯笼。又买了糖块巧克力,这才从仓库出来,回到家里。
秦浩从后备箱拿出来刚才买的东西,趁着没有人,装了一后备箱。
“浩子回来了!”
他刚把灯笼拿出来放在地上,院子里李林就出来了。
“爸,帮我拿一下,这些东西都是过年用的。正好小年了,把灯笼还有彩灯都挂上吧。”秦浩一边说,一边拿起东西。
“好好好。”李林忙过去帮忙,糖块巧克力不少,整整两兜子。
一大堆东西搬进去,李美玲说道:“这么多彩灯?咱家上次不有十来米吗?”
去年在老房子的时候,秦浩就买了十几米的彩灯挂在篱笆上,现在换了大房子,十几米肯定是不够的。
“这玩意得挺费电吧?”赵梅看这么多灯泡,下意识的就觉得贵。
刚刚普及电到农村,电费还是挺贵的,她这样心疼不奇怪。
秦浩回道:“妈,大家辛苦一大年了,过年花点钱无所谓,咱们红红火火的,来年多赚钱!”
就像过年放鞭炮烟花一样,多放一些就是为了图来年更顺当一些。一般人家不舍得放,还不是因为没钱?要是有钱,真不差这点。
大家听着也是这么回事。
都是为了图个好兆头!
“行,那就挂上,咱们也过个好年!”赵梅笑呵呵的。
要不是自己有儿子,嫁过来的是闺女,她真想一直跟姑娘姑爷一起住。
既省心又省力。
“来年咱们家也盖房子了,到时候我想在这弄个宅基地。”李林说起心里一直惦记的事。
大姑娘是指不上了,二姑娘在这更好,还近。小儿子娶媳妇往家取,在哪都无所谓。
这人老了就惦记跟儿女近一些。
李美玲看向他的眼神中带着惊讶,还有惊喜,“真的啊?爸,你决定好了?”
之前她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哪有父母跟着女儿走的?她那么想都觉得自己很自私。
但是父母决定的就不一样了!
“是啊,老李,你真决定了?那家里的地怎么办?”赵梅也高兴,老大那个白眼狼指不上,儿子还靠着二姑爷,她也想来这边。
李林叹了口气说道:“到时候卖了,在这边看看能不能开点地。估计海东这小子也不会回来种地了,咱俩够吃就行。”
现在李海东一个月赚不少钱,光是交到家里的都有两千多块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