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了,在省城那大地方,管理着五六家饭店,配辆车方便谈生意。一来是方便,二来是震慑小人,正所谓言语压君子,衣冠镇小人。”
刘夏莲来到野猪养殖场的时候,娘正在那喂猪呢。种猪、带娃的母猪都是住单间的。育肥猪、后备猪则是聚集在一起的。
野猪养殖场就这么点活,三个工人,其实完全用不到娘过来干活。
娘主要是喜欢看猪吃东西时候的好胃口,这个季节还是在露天喂养。一日三餐的喂,不过早饭、午饭都是青菜、南瓜。只有到了晚饭才是正儿八经的粮食,配合了苞米、豆饼、麸皮、贝壳粉、食盐等。这个时候喂的还是生料,用井水喷一下往料槽里一倒,野猪扑上来疯抢。
吃起来非常的夸张,咔咔咔的,大口大口的吃。
这些猪可真是有口福了,每天蔬菜收购站剩下的菜叶都拉这里来了,尤其是大白菜类的叶菜,外面的一层叶子都要掰掉,只要不烂的都可以拿给猪来吃的。
玉米杆上次生出来的小苞米穗,也没长成,上面稀稀疏疏十几个米粒,这样的也都是喂猪的。
娘看到夏莲过来了,有些吃惊,问:“你是不是给村长说了要捐八万块钱?你这钱大风刮来的啊。”
“前几天那个大马来的陈老,因为到咱们这里治好了他多年的顽疾,一时间高兴,给了我十万块钱。其中的两万给了二舅舅负责的的万山镇,毕竟当时舅舅也接待了。剩下的八万我本意是捐给县里的,县里没收,让我自由支配。我寻思着这么多钱我不能要,所以就打算全部捐了,本来这也不是我的钱,借花献佛吧。”
“额,好吧,我说你咋这么大方。不过八万块钱,这可不少,不知道村里用来干啥。”
“前几天村长说要和其他两个村商量一下,我估摸着要么修水利,要么修路,修路的可能性大些,毕竟河道前几年刚修过。修柏油路村里顶多也就是打个下手,钱还是得交给县里。”
娘又问:“前天赵华来的时候,问我说你们十一月结婚,行不行,说是要请媒人来定日子,你们年轻人都商量好了就行了。”
“该走才程序还是别省了,我爸是山东的,对这些礼仪比较看重,你提前给爸商量一下,这样他们过来了也好定日子。”
老娘点点头:“别的我倒是不担心,我就是担心,你结婚了之后该咋过日子,李家屯这么一堆产业你又不能丢,你们要去哪里定居。”
“人生的事情,十有七八都是不如意的。就比如你和我爸,年轻的时候我爸在部队当兵,你们两一年在一起也就是一个多月。后来我爸在林场上班,你在村里,一个月也就是回来几天。现在更不用说了,依旧是聚少离多,人生哪有圆满的事情。”
“你这死丫头,二十来岁的人,说出来六七十岁的话,以后不要这么说了,想太多不该想的容易老,人生该咋过咋过,不要多想,走一步算一步。”
第380章 走访合作养殖户
刘夏莲竖起大拇指称赞:“还得是我老娘,说的在理。这段时间发展的咋样了,有没有附近的农户来加入养野猪行列?”
“肯定有了,张家屯有一家,大院子有五六亩,养了五头母猪,预计一年出栏五十头野猪。你姥姥那村有一家,买了一只公猪,四只母猪,他家老宅有三亩地,只要是销售没有问题,后期还会扩展。咱村李糊涂家养了五头,买的还是怀孕的母猪。”
“李糊涂?他能行吗?”刘夏莲有些疑虑,李糊涂是村里的老实人,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家里房顶都漏雨,孩子们穿衣服都露屁股,人多的场合连句话都说不利索。
“能行,咋不能行。你比较忙,没留意他家。他家今年变化可大了,种了三亩长豆角,两亩黄瓜,两亩油豆角、三亩糯玉米,卖了将近四千块钱,收入是去年的好几倍。”
“真没想到,变化还是真大。走,咱去他家看看做的咋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改进。”
“那行,咱们去看看,一直都是咱们的兽医在跟进,我还没去过。”
农村小规模散养这种事情,为什么很难做大,主要受限于技术、成本、管理,一般养殖规模限于自己管理的数量,如果数量太多,雇佣过来的人在管理上很难上心。
刘夏莲骑着大二八带着娘,在小路上飞驰,没多一会儿来到了李糊涂家。
李糊涂家在村东靠近水泡子的地方,又到野鸭肥的季节了,今年一直没过来,毕竟夏季的时候雨水大,这里大部分地方都泡在了水里,过来就是玩命。
李糊涂家,用的是木头栅栏的围墙,高了差不多三米,五间正房,两间配房,前院干净利索。
娘敲了敲门:“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