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钱是赚不完的。
……
小学7月28号放假。
大学7月31号放假。
中学和高中8月1号放假。
林素娥己经提前收到老大的信,说是8月1号上午的火车,下午3点钟到蒲县,到时候和振义、凤兰一起回来。
29号晚上。
林素娥做好了夜宵,等着大闺女回来。
值得一提。
赵振礼、赵玉兰和赵振信三个小家伙放假了,赵宝珠也不愿意跟着她妈去店里,每天跟着小舅舅和小姨妈屁股后面。
3人对她也很有耐心。
10点半。
林素娥听到了脚步声,立马起身,对来人笑道:“回来了。”
赵春兰声音有些激动:“妈!”
林素娥不解:“咋了?”
赵春兰简洁的解释:“妈,今天我接到一个北京的电话,是凤兰的报社打过来的,说是上海一个制片厂看上了二妹的小说,这几天打算过来亲自找她谈改编的事情。”
火锅店开店的时候就牵了电线,这几个月盈利后,林素娥便提议牵根电话线,还安了一台座机。
这台座机,可花了小1000块钱。
不过。
也没白花。
有很多单位的人首接打电话预订座位,而且还额外增加了打电话业务,每天也能赚个几块钱。
当时。
赵凤兰知道后,也要了个电话号码,发给了《小说月报》那边。
说回正题。
听完赵春兰的话,林素娥瞪大了眼睛:“啥?!”
改编?!
她耳朵没出问题吧。
这、这是她从来没想过的展开……
不过。
回想起上一世红火的电影、电视剧大部分是小说改编的,也就接受了。
但,她依然觉得不可思议:“我闺女这么厉害?”
赵春兰重重点头:“二妹的确太厉害了,上海制片厂要改编小说,那岂不是能在电视上看到?”
林素娥补充:“也许是电影。”
“电影?”赵春兰瞳孔地震:“那就更了不得了。”
这就不得不提及现在的娱乐行业。
那十年导致几乎全部废了,如今百废待兴,电视机还没普及,电影的传播范围更广。
所以,赵春兰听到“电影”两个字才会这么激动。
“妈,我们明天要去学校告诉春兰吗?”
林素娥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不用,她这两天在考试,不要让她分心。”
“反正不管是从海市还是北京过来,都要好几天。”
赵春兰恍然:“对对对,我差点儿忘了,凤兰在初升高考试。”
“有把握没有哦?”
林素娥不确定:“反正老二说没问题。”
听到这话,赵春兰一下子放松:“既然振义都说没问题,那就不用担心了。”
林素娥还是不敢太自信:“希望吧。”
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才不会在失望的时候失态。
“遭了。”
赵春兰突然“啊”了一声。
林素娥声音一紧:“又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