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08章(2 / 2)

沉默的气氛压抑极了,直教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终于,有一位中年文臣面色苍白,额头渗出细密冷汗,颤颤伸手,捏起一块糕点塞入口中。

有人开始吃,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仿佛堤坝崩裂,满殿臣子陆续妥协。

但仍有数位老臣,衣袍挺括,神色肃穆,仿若铁塔般伫立不动。

他们站的笔直,眼观鼻,鼻观心,连眼角余光都不屑施舍给那案上的糕点。

魏子麟的声音,在这令人发闷的安静中,缓缓响起:

“怎么?不合胃口么?”

他面上带笑,嗓音却似冰刃贴骨。

他缓步走下玉阶,长袍拖曳地面,每一步都沉闷敲打在众人心上。

“我吩咐御膳房换的新方子,这些糕点乃是按各位大人的口味专门定制的,不会不合口味,莫非,是不合心意?”

他话锋一转,步步紧逼,又笑道:“若当真不爱吃,也没关系,来人,送几位大人去偏殿......好好歇歇。”

“偏殿”二字落的极缓,宛若魔音灌耳。

殿中侍卫齐齐应声,气氛瞬间绷紧。

几名仍在坚持的老臣面色不改,眸底划过森然寒意。

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仿佛早已知今日会有此局,早将生死置于度外。

有臣子不禁颤声求情:“殿下,几位肱骨老臣年事已高,忠心可鉴,还望您看在他们...他们为先帝立下赫赫功劳的份上......”

“忠心?”

太子停下脚步,笑了笑,忽而回身,盯着那人,语气轻飘:“孤倒是不记得,他们的忠心,是向着哪一位。”

“拖下去。”

“是。”

侍卫应声,登时按住几名老臣的肩头,拉扯着他们往外拖。

那些臣子虽被迫动身,步伐却沉稳如故,腰脊挺直,无人呼喊,也无人求饶。

太和殿内,寂静如坟。

太子负手而立,望着那些人被带走的方向,良久,轻轻吐出一口气。

“不识时务者,自当除去。”

他转过身来,眸色渐黯。

燕景焕自始至终,只静静站在那里,幽暗眸光如冰封的深潭,波澜不兴。

没有人注意到,他食指与拇指微微一动,一道细小的机关从他衣袖内滑入指尖,沉在掌心。

殿中人声渐息,气氛却仍压抑至极。

燕景焕自始至终都未曾碰过桌上的糕点。

他静立于首位,手臂自然垂落,身形如松,姿态冷峻。

旁人皆低头吃点心、奉迎太子,只有他不动如山。

可即便如此,殿中侍卫仍无一人敢贸然近他半步。

魏子麟眼角余光扫过他,却始终未曾出言相逼,仿佛有意避而不谈,只默默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

他知道,他暂时还不能动他。

摄政王虽未表态,但那份沉默便是最危险的警告。

魏子麟终是轻笑了一声,收回视线,走回玉阶之上,站在那座刚失去天子的龙椅之前,肃然抬手。

“先帝龙驭宾天,国失所主。”

他的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在殿内滚荡回响。

“奉先帝口谕,于病中命我监国,辅国定策。”

“今我当暂摄国政,以维社稷不乱。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一语落地,太和殿内骤然炸开了锅。

几名张家一系的大臣猛然出列,躬身拜倒在地,高声道:“太子殿下乃嫡出皇储,自幼聪慧仁德,德高望重,应顺天命、合人心,立即登基为帝,以安天下!”

又一人附声:“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局震荡,人心不稳,唯有太子殿下登基,方能庇佑魏国盛世太平!”

这些人话音还没落,另一侧有皇子一派的重臣陡然站出,沉声反驳:“太子虽为储君,但皇上遗诏尚未公开,传位于谁尚有疑问,岂可仓促夺权、践踏祖制?”

“是啊!”

另一位朝臣面色凝重,“皇上尸骨未寒,太子殿下便急不可耐地坐上龙椅,这般举措,岂非让天下人心尽失?”

两派人马,剑拔弩张,唇枪舌剑,朝堂之上登时一触即燃。

就在此时,一阵沉闷的金铁交击声自宫外逼近,沉重铿锵、如千军压境,震得殿瓦嗡鸣、地砖轻颤。

守在门口的侍卫脸色一变,还未来得及反应,殿门已被轰然被推开。

一身银甲的张大将军阔步踏入殿中,披风猎猎,甲胄银光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