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7章(1 / 2)

“那我也不认识他朋友呀,再说了,就算认识,人家也不会帮着我。”

“那你只有去找一个你能盯的人来盯啰。”

甘采儿陷入了沉思。

朱小筱的话,打开了她的思路。她在记忆里翻找了许久,还真给她找出一个人来。

黄庭海的家在旦州府城外的黄家坡,家中有几亩田,除他读书之外,家中其余人都在家务农。

他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还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黄庭海二姐叫黄兰香,她出嫁没两年,丈夫就意外身亡,年纪轻轻守了寡。由于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夫家将她赶回娘家,而后她便一直寡居在黄家。

黄兰香长得瘦小,较体弱,做不了重活,所以家里轻省一些的活计,她都包圆了。

甘采儿记得她前世好几次找去黄家时,都看到她坐在黄家门口的枣树下做衣服,人黑黑瘦瘦的,眉眼很安静。

“小筱,店里生意定会越来越好,不如我们去招几个绣娘备着吧?”

朱小筱搁下手中笔,眼一挑:“你想到办法了?”

甘采儿笑着点头。

就在甘采儿为接近黄庭海发愁时,远在京都的陆青宁,也为兰亭舟的一封信而发愁。

他是在禁军当差,又不是在廷尉司当差。他上哪儿去调查一个外放官员的过往?而且不仅是要求调查杜仲,还要调查他的妾!

他就是想去人府上听墙角根儿,这都不赶趟了呀。

“这小子,尽给我出难题!”

陆青宁不满嘟囔着,一把将兰亭舟的来信扔在一边,转而拿起酒壶,仰头就灌了一大口。

“老大,听说你今晚约了张远去迎春楼喝酒?”

正在这时,有人推门而入。来人身着禁军的鱼鳞甲胄,正是陆青宁的副手,齐楼明。

“你小子消息倒灵通。怎么着,今晚一起去?”陆青宁扬头一笑。

“不了。”齐楼明摇摇头,开口劝道,“老大,你要想喝花酒,大可约队里不当值的弟兄。张远可是廷尉司的人,不宜来往过密。”

“我还用你教?滚一边去。”陆青宁笑骂一句,浑不在意。

入夜时分,陆青宁换上便装,按时出了门。

第47章 遇袭

陆青宁为兰亭舟的一封信,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这一查,还真让他查出不少东西。

杜仲在去旦州之前,一直在工部任屯田郎中,五品官,是个闲职。他为官低调,为人却高调,喜好结交朋友,仗义疏财,口碑和人缘都不错。

哪怕他离京数年,很多人一提起他,还是要夸赞两句。

只有一点招人非议,那便是他好美色,府中姬妾众多。而且常有妻妾不和睦的闹剧传出,据说是他夫人醋劲较大,经常无故发落待妾。

就曾有御史曾弹劾他“品行有亏,不善齐家。”

陆青宁收集到杜仲的种种消息不少,可大多是些平常事,鸡零狗碎的一大堆,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也不知道兰亭舟到底想要的是哪方面的,于是就将收集到的全都写进信里,事无巨细,洋洋洒洒的,竟写满了二十几张信纸。

兰亭舟拿着陆青宁的回信,反复细仔地看了好几遍,终于在一堆杂乱的信息中,注意到几个不起眼的细节。

杜仲是景和元年外放到旦州的,也就是说,景和帝一登基就把他外放了。

这不正常。

朝中大臣谁都知道景和帝是个傀儡,也正因为他是个傀儡,他才能坐上龙椅。

先帝膝下共有十二皇子,公孙睿排行第十,成年后被封为睿王。在众多皇子中他年纪小,母族也不显,本是个逍遥的闲散王爷,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但先太子突然病逝,由此拉开了太子之争的帷幕。

这场大战最后在二皇子和四皇子之间愈演愈烈。一个是正统嫡出,名正言顺,一个有先帝偏爱,身后还有母族的两大世家加持,势力不容小觑。

几番争斗后,最后以四皇子身亡,二皇子惨胜划下句号。

四皇子虽亡,但他身后庞大的世家团体却仍然在,不仅在,朝堂势力还很大。他们绝不可能同意二皇子公孙奕称帝。世家担心公孙奕日后对他们进行清算。

夺嫡之争让公孙奕元气大伤。世家的力量,公孙奕不得不忌惮。最后双方达成默契,共同将游手好闲的公孙睿推上了太子之位。

公孙睿在成为太子的第二年,先帝驾崩,他顺利登基,成为景和帝,大雍名义上的皇帝,公孙奕则成了摄政王,大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公孙睿手中没一点实权,他的话甚至还不如他当睿王时管用。

所以,杜仲的调任,不会是他的手笔。兰亭舟凝眉想了想,应该也不是公孙奕的手笔。

这几年,兰亭舟和陆青宁一直严密关注着公孙奕的动向,对他行事风格还算了解。

在公孙睿登基前后的那两年,他与世家间一直胶着,如非必要,他是不会轻易调动官员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