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齐王和大理寺的人都离开,谢灵瑜和萧晏行沿着宫道,也慢慢朝着宫门口走去。
只是走着走着,谢灵瑜突然发现这条宫道甚为熟悉,竟是那日她与还是校书郎的萧晏行,在此处相遇的那条宫道。
“殿下可还记得这里?”萧晏行突然低声开口问道。
谢灵瑜望着前方的那个拐角,就是在那里,她坐着的辇架而来,遇到了书籍洒落满地的萧晏行。
“自然记得。”
两人正好走到墙角转弯处,萧晏行望着他原先站着的地方,忽地一笑道:“那日我没想到竟能遇到殿下,我心底甚是欢喜。”
谢灵瑜没想到他会这般直白,沉默了半晌,才小声说道:“可是我未曾瞧你一眼,也不曾跟你说一句话。”
“那样也欢喜。”
谢灵瑜彻底怔住,竟不自觉停下了脚步。
待她站住时,萧晏行也跟着一起站定,他转过头望着眼前的少女,低沉的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诱惑:“只要是瞧见殿下,我便心中欢喜。”
第62章 知我者,辞安也。
震惊整个长安的回鹘使者被杀一案,最终还是由大理寺顺利破案,抓住了见财起意的凶徒,还两位亡者公道。
自然这两个人是必不能活得成的。
圣人亲自发了话,既是人命官司便该人命偿还。
眼看着北纥使团已经在路上,只怕还有数十日便能抵达长安,所以朝野上下也是都希望趁早了解此案。
反正抓到了人可以有个交待了。
于是不仅大理寺有得忙,鸿胪寺同样如此。
他们一方面得做好准备迎接北纥使团,另一方便则是需要将回鹘使者一案详细成文书,送往回鹘国,给他们一个交代。
曹务实在知道回鹘国主,居然跳过鸿胪寺,秘密给圣人传了消息。
也是吓得够呛。
毕竟圣人拿出来的信是只有一封,但是私底下回鹘国主究竟写了几封信,又在信上说了什么内容,那可就不知道了。
所以这几天他派人去回鹘使团所居住的地方,越发勤快。
就连平日里的补给,也是给的充足。
生怕自己一个不尽心,对方又是递了小话到圣人面前。
“好了,寺卿大人,这件事我们定会上心,圣人也未曾责怪我们鸿胪寺,”今日谢灵瑜和萧晏行正带着人起草文书,曹务实不放心又过来瞧了好几遍。
还得谢灵瑜不停安慰他。
好在曹务实被她这么一安慰,倒是心里安稳了不少。
只是过了两日,谢灵瑜见大理寺那边结案文书迟迟未能送过来,没有结案文书,他们便无法译成回鹘文字,再送回给回鹘国。
所以这日一早刚到了衙门,谢灵瑜便准备派人去跑一趟大理寺。
谁知道她刚提及,倒是有人摇头叹道:“少卿大人,估计这几日大理寺是没时间送什么文书了。”
“怎么了?”谢灵瑜奇怪。
说话之人奇道:“大人未曾听说?”
“听说什么?”谢灵瑜愈发的满头雾水。
说话的是个鸿胪的典客令,他神秘说道:“这几日长安城内发生了一桩奇案。”
说到奇案,大家瞬间都来了兴趣。
“什么案子?”
典客令低声说道:“有人跳河。”
跳河?
这算什么稀罕事儿。
“是连续有人跳河,连着三个早上了,都有人从城内河中捞出几具尸体,结果大理寺拉回去一检验,全都是溺水而亡,身上一丁点伤都找不到,全都是跳河淹死的。”
一旁的萧晏行问道:“几具尸体?这几个人是个关系?”
典客令一听他这个问题,恨不得当场鼓掌:“萧大人,我觉得您还真是厉害,一下就问到了关键问题,说不定您更适合去大理寺。”
不过瞧着众人好奇的目光,典客令也不再光奉承萧晏行。
“这个案子奇就奇在,这些人的关系上面,因为这些人都是一家子。”
众人这下确实被震惊了。
有人问道:“一家子?为何会一家子一起跳河?这遇到什么难处了,至于这般全家走上绝路吗?”
“谁说不是呢,而且是连续三天,全家人一起跳河。”
谢灵瑜反问:“为何此案,我未曾听说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