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邓秀珍和覃彦林带着张六英又去了派出所。这次报案比较顺利。只是具体情况得等派出所去调查。
“老板,你说秀珍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啊?”张六英脸色有些憔悴,这两天晚上刘友珍的孩子要妈妈,又哭又闹,吵得她没睡好。
“谁知道呢,希望派出所能尽快查出结果。唉,我这心里也慌啊!”邓秀珍说着直叹气。
“友珍平常也没得罪人啊?怎么会出事呢?难道被人贩子拐走了?”张六英自言自语。
邓秀珍和覃彦林都没接话。
覃彦林是不怎么参与员工的话题。
邓秀珍是觉得张六英猜对了,但她不能说,她要保密。
“可是这也不对啊,人贩子要拐走友珍,干嘛不直接发短信给她?发短信给我,我也会去呀?……”张六英继续猜测。
邓秀珍一愣,看看张六英,她发现一个问题,张六英比刘友珍年轻,比刘友珍还耐看些。
如果是人贩子,为什么要拐弯抹角找刘友珍,直接拐走张六英不香吗?
邓秀珍意识到自己的思路有偏差:刘友珍不一定是被人贩子抓走了,有可能出了其他问题。
“你说得有道理,咱们赶紧回去跟派出所的同志反映一下!”邓秀珍说着,让覃彦林先回公司,她和张六英再去一趟派出所。
“你们跟刘友珍认识多久了?知道她跟什么人有矛盾不?”民警听她们说完后问。
邓秀珍和张六英分别讲述了,自己与刘友珍相识相处的经历。至于与刘友珍有矛盾的人,两人一致认为,她们知道的应该只有李小梅,另外的情况就不了解了。
毕竟她们只认识这么久,关于私人问题了解得不多。
民警记录下了她们的话,然后让她们回家等消息。
邓秀珍借口回家有点事,回到家悄悄拔打田国强的电话,她想把这个情况告诉田国强。
只是,电话没打通,提示对方已停机。
联系不上田国强,她只能先去公司。
刘友珍的失踪,对公司的业务并没有造成影响,订单还是很多。
邓秀珍到公司时,员工几乎都出工去了。留在公司的只有三个人:张六英、颜文英、覃彦林。
正在这时,西街巷子里的那个老人打电话来了,让他们派人去打扫卫生买菜做饭。
颜文英腿上还埋着钢板,不能出工。
张六英因为刘友珍的失踪,不敢一个人去老人那里出工。
想到巷子的阴森,覃彦林不放心张六英和邓秀珍去,更不放心邓秀珍一人去。
于是覃彦林和邓秀珍带着工具出发了。
今天是个大晴天,巷子里的阴冷消散了不少。
两人先将老人的被子拆下来放在诜衣机里洗。然后邓秀珍整理老人的房
间,覃彦林去买菜。
“別买肉,买点开胃的菜来。这两天也不晓得哪个,白天晚上的压肉,都闻殇了。”老人叮嘱覃彦林。
覃彦林答应着走了。
老人兀自还念叨着那煮肉的人太不会过日子,哪有一吃肉就天天吃的?而且还总是用高压锅压,就是换炒也好点呀?
邓秀珍只笑不答,默默做着事。
等覃彦林买菜回来,两人给老人做了个剁椒蒸鱼、炒了一个西红柿炒蛋,一个青菜。
老人直说好吃,说总算开了胃,不那么腻了。
邓秀珍离开吋,老人说她做饭好吃,特地留了她的电话。
转眼几天过去了,刘友珍依然没有消息。
派出所的人说,他们调查了李小梅,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除了刘友珍的孩子,其他的人都习惯了没有刘友珍。
“滴铃铃,滴铃铃”邓秀珍的电话响了,一看是田国强的号码,她连忙走到僻静处接听。
“那些人都被抓了,最近被拐的妇女儿童都解救出来了!”田国强的声音里透着兴奋,透着自豪。
“有个叫刘友珍的吗?”邓秀珍问。
“你等会儿,我问问!”田国强答应着挂断了电话。
几分钟后,电话又打过来了,田国强告诉邓秀珍:没有叫刘友珍的。
“田局,你能不能帮我去问问刘友珍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我总觉得他们没有好好查。”邓秀珍说出了自己的感觉。
“好,问好了给你打电话。”田国强挂了电话。
邓秀珍回想着今天去派出所时,里面有些杂乱的场景,叹着气摇了摇头。
又过了两天,田国强告诉邓秀珍,这两天他们仔细查找了刘友珍的行踪:没有坐火车、班车记录,也没查到打出租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