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重生七零:军嫂她美又飒 > 重生七零:军嫂她美又飒 第5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重生七零:军嫂她美又飒 第50节(1 / 2)

五个孩子在学业上勤奋刻苦,自律自强,学习成绩优异,生活中也懂事乖巧,团结友爱,一点儿都不用姜若惜和陆霆骁操心。

日常生活里,陆爷爷和陆奶奶承担起接送五个孩子上下学的重任。每当清晨的阳光洒在街道上,总能看到陆爷爷或陆奶奶牵着孩子们的手,笑语盈盈地走向学校;傍晚时分,又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等待孩子们放学归来。完成接送任务后的闲暇时光,陆爷爷常与邻居相约下棋,在棋盘的纵横之间,享受着悠闲的退休生活。

有时,他也会陪着陆奶奶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欣赏着四季更迭的美景,聊聊家常,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是宁静与祥和。

陆霆骁和姜若惜深知孩子成长不能一味求快,经过慎重商议,他们找到五个求知若渴的孩子,郑重地表明态度:“我们支持你们在小学阶段展现的天赋与努力,跳级到初中三年级没问题,但高中这三年,必须按部就班地读完,再参加高考。”

孩子们虽满心求知,可面对父母语重心长的建议,相互对视后,大宝率先点头:“爸爸妈妈,我们明白你们的苦心,高中知识更系统复杂,稳扎稳打三年,我们肯定能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二宝和三宝也附和道:“是啊,一步一个脚印,这样高考时才更有把握!”四宝和五宝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用力地点头,奶声奶气地表示同意。

自此,孩子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在各自的学习阶段奋勇向前。初中三年,他们凭借扎实的基础和聪慧的头脑,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还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在书法、绘画、篮球等领域绽放光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时光匆匆,大宝,二宝和三宝顺利升入高中。高中的课程难度陡增,但他们丝毫没有退缩。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书房里便亮起灯光,孩子们专心背诵单词、古诗词;夜晚,繁星点点,他们仍在台灯下钻研数理化难题,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遇到学习瓶颈时,他们会围坐在一起讨论,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

陆霆骁和姜若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倍感欣慰。他们默默在背后给予支持,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在孩子疲惫时给予鼓励,在孩子取得进步时送上真挚的赞美。

寒来暑往,三年转瞬即逝,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大宝报考了江若曦的母校京大文学系,二宝则报考了国防科技大学。意外的是三宝也报考了国防科技大学。

大宝,二宝和三宝信心满满,走进考场,用手中的笔书写青春的答卷。而陆霆骁和姜若惜在考场外,满心期许,静静等待孩子们为这段漫长而充实的学习之旅画上圆满句号,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与此同时,陆母和姜母也相继告别了工作岗位,开启退休生活。她们偶尔会相聚在一起,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交流着育儿经,满心欢喜地看着孩子们茁壮成长。闲暇之余,陆母热衷于学习烹饪新的菜肴,将对家人的爱融入每一道美食之中;姜母则重拾年轻时的爱好,拿起画笔,描绘着生活的美好,一幅幅画作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

姜若惜与陆霆骁,即便事业的齿轮飞速运转,忙碌不停,却始终将家人置于心尖,千方百计地抽出时间相伴。

每至周末的午后,日光倾洒,为庭院铺上一层暖金的薄纱。一家人围坐在摆满丰盛菜肴的桌旁,共享一顿温馨的午餐。盘中的美食升腾着袅袅热气,恰似这家庭的温度,暖彻心扉。欢声笑语如灵动的音符,在院子上空悠悠回荡,编织成一曲幸福的乐章。

姜若惜手托着腮,眼中满是温柔笑意,耐心倾听孩子们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从课堂上同学的小失误,到课间游戏的欢乐,每一个细节在她耳中都无比珍贵。

陆霆骁则靠在椅背上,神情悠然,给孩子们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那些为梦想拼搏的日夜,遭遇挫折时的彷徨,以及坚守后的柳暗花明,都化作生动的故事,流淌而出,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这充满爱的家庭氛围里,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上幸福前行。孩子们在学业的道路上奋力攀登,汲取知识,结交挚友,每一次成长都镌刻着努力与欢笑。

姜若惜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凭借智慧与坚韧,在行业里站稳脚跟,同时也精心经营着家庭的每一处温馨角落。陆霆骁在事业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拓展着商业版图,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而家始终是他心灵的避风港。

未来的日子,也定将被爱与温暖填满。或许会有风雨,但一家人紧紧相依,便能无畏前行。待孩子们长大成人,回首童年,那些围坐庭院的午后,会是记忆中最璀璨的珍宝。而姜若惜与陆霆骁,也将在岁月的沉淀中,携手看遍世间风景,让这份爱跨越时光,绵延不绝。

第110章 姜若惜成立姜氏集团

随着夏日的蝉鸣愈发聒噪,高考成绩如同一场期待已久的甘霖,迅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大宝不负众望,以京市文科状元的耀眼成绩,顺利被京大文学系录取。而二宝和三宝更是实力超群,双双斩获状元头衔,携手踏入国防大学的大门。

由于大宝就在京市本地读大学,报到时间相对晚一些,于是姜若惜和陆霆骁决定,先带着大宝送二宝和三宝去国防大学报到。

在二宝和三宝前往国防大学报到的前一周,暮色悄然笼罩着庭院,一家人用过晚餐后,姜若惜和陆霆骁将大宝,二宝和三宝叫进了书房。

暖黄色的灯光柔和地洒在书桌四周,姜若惜一脸关切,先细细叮嘱他们在校的生活琐事,从日常作息到饮食健康,事无巨细,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孩子的细节。

陆霆骁则神情严肃,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踏入国防大学,身上肩负的是国家的期望和使命,在学校里,千万不要因为父母的身份而自恃特殊,更不能在外胡作非为,一切都要凭自己的真本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二宝和三宝认真地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敬畏。

大宝在一旁微笑着,眼中满是对弟弟们的期许:“到了学校要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有什么事都可以跟家里说!”

随后几天,一家人忙着为二宝和三宝准备行囊。姜若惜精心挑选着生活用品,仔细地将每一件衣物折叠整齐放进箱子;陆霆骁则和二宝三宝一起整理学习资料,耐心地解答他们对于大学学习的疑惑。

终于,到了出发去国防大学的那天,一家人早早起身,迎着清晨的微光踏上了旅程。一路上,车内气氛热烈,二宝和三宝兴奋地讨论着对大学的憧憬,姜若惜和陆霆骁微笑倾听,适时给予鼓励。抵达国防大学时,校园里人来人往,新生们洋溢着青春朝气。

在办理完报到手续后,二宝和三宝与家人挥手告别,满怀信心地迈向他们崭新的人生阶段,开启充满挑战与荣耀的军旅求学征程,而姜若惜、陆霆骁和大宝也满心期待,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把二宝和三宝送到国防大学报到后,时光仿若被按下了快进键,紧接着就到了大宝要报到的日子。陆霆骁夫妻二人满心期许又略带不舍地将大宝送往京大。安置好大宝的一切,看着孩子青春洋溢的笑脸融入校园,他们才转身离开。

二人走在回四合院的路上,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鬓边的发丝。望着街道两旁熟悉又陌生的景致,往昔岁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

“霆骁,时间过得真快呀,我现在还能想象到三个孩子刚出生时候的样子,小小的,软软的,糯糯的,一转眼三个孩子都上大学了,我们是不是也老了?”姜若惜微微仰头,眼中满是感慨,声音里带着一丝怅然。

陆霆骁听到姜若惜的话,嘴角微微上扬,伸手轻轻揽住她的肩膀,温柔又坚定地说道:“媳妇儿,你一点都不老,在我心里,你永远是初见时那个明媚动人的模样!大宝二宝和三宝上大学了,家里不是还有四宝和五宝吗?咱们这两个小宝贝,可机灵着呢,有他们在家里,热闹得很!”

“家里虽然还有两个孩子,但是大宝,二宝和三宝一直在身边,他们突然上大学离开我们,我总是感觉有些不习惯的!”姜若惜微微蹙着眉,眼神中流露出些许失落。

“媳妇儿,这些是早晚要习惯的!”陆霆骁放慢了脚步,语重心长地说:“很快四宝和五宝也会上大学,也会离开我们身边,孩子们是飞翔在天空中的鹰,不能总是盘踞在父母身边,他们有自己广阔的天空要去翱翔!”

“我知道,但是我就是心里不太得劲儿!”姜若惜轻轻叹了口气,靠在了陆霆骁的肩头。

“慢慢会习惯的,以后等我退休了,咱们把事业扔给孩子们,我也带你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看看那辽阔的草原、壮丽的山川,还有波澜壮阔的大海!”陆霆骁憧憬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眼中闪烁着光芒。

“好,也不知道以后他们5个里面谁能继承我的事业!”姜若惜应了一声,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夫妻二人边走边聊,姜若惜又和陆霆骁说起了现在她所有产业的发展,提出成立一个管理所有产业的公司的想法。

陆霆骁听完,眼神中满是赞许,毫不犹豫地说道:“媳妇儿,我非常支持你,以你的能力和眼光,这个公司肯定能发展得风生水起!”

而陆行霄在这几年也因为立下的大小军功,一路晋升,身居高位。他手中掌握的资源和人脉愈发丰富,能够给姜若惜提供的支持也越来越多。

不仅在商业运作上为她出谋划策,还在一些对外关系的协调上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姜若惜越发忙碌起来。

在筹备新公司的过程中,她四处奔走,与各路精英洽谈合作,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又紧张。陆霆骁虽忙于工作,但只要有闲暇,便会全力支持姜若惜,帮她处理一些繁杂的事务,为她排忧解难。

姜若惜在着手建立姜氏集团公司时,始终将创业时的初衷铭记于心。她清楚地记得,自己一路拼搏走来,心中那份对社会的责任感从未改变。

于是,在人员招聘上,她毅然决定,员工优先聘用优秀的退伍军人。这些军人,在部队里摸爬滚打,练就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严明的纪律性和强大的执行力,他们身上的特质,正是姜若惜所看重的。

即便部分退伍军人学历存在短板,姜若惜也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定由公司公费支持他们去学习深造。她专门联系业内优质的教育资源,定制贴合工作实际的课程,从专业技能到管理知识,全方位提升他们的能力。

在学习期间,还安排公司经验丰富的导师定期跟进,帮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一系列举措,为这些退伍军人日后在公司更好地施展才华、服务公司,打下了坚如磐石的基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