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回来,小宝缠着奶奶给他洗澡。
这是很久没有的事了。
还挺有小孩子的样子了。
“也好。咱们日后也要多留心留心他。”
最懂事的孩子,往往是容易被全家忽略的。
“就是这个意思。”余安邦催她,“别想那么多,早点睡吧。明天我还要去工地上一趟。”
“好。”
这天之后,周小满刻意观察小宝。
发现小家伙脸上的笑容更多了。有时候,也会向他们提一些要求。
有一次,甚至破天荒地说想吃鸡爪子。
像个正常的孩子一样了,不再像小大人似的,去哪里都带着弟弟。
周小满彻底放下心来。
这样子,应该算是完满解决了吧。
天越来越热,小宝开始期末考试了。
因为是小学最后一次考试,又关系到读哪个学校,全家人都很上心。
尤其是余秀莲。
变着法给孩子做吃的不说,还喜欢念叨。什么这次一定要好好考,考得不好就上不了好大学之类的话,一天可以念叨好几次。
周小满怕小宝压力太大,借口说要给小宝辅导功课,让余秀莲带着孩子出去玩,耳根子这才得以清静。
很快,小宝考试完了。
周小满只看他回来笑眯眯的样子,就知道小家伙考得不错。
压根就没多问。
眼见h大的暑假也近了,周小满收到了一封信。
第584章 走后门
是周小丽寄过来的。
信里,先是问候了周小满的身体,又七七八八说了一通乡下最近的见闻,最后,才说起了她来信最主要的目的。
她问周小满两口子,有没有门路给张达强在城里落实工作。
虽然张达强想回乡下教书,周小丽却将大家的意见听进了耳朵里。
她想张达强留在城里教书,然后,自己再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过来。
原话是这样的。
“…要是能够留在星城是最好,姐姐姐夫都在城里,彼此有个照应。找关系需要花费的钱,随后就汇过来。哪怕多花点钱,我也愿意。”
周小满把信递给了余安邦。
“你怎么说?”
她问。
“想留在城里,这是好事,”余安邦随手翻着信,“比起乡下,城里的资源确实好得多。虽然住在外头开销大,可小丽他们两口子如今也不缺这点钱。就是这个门路不好走。我是没有办法。你呢?”
“也不是没有办法。”周小满笑,“就是得去求人。我这边吧,有个想法。我们学校的陈校长,你还记得吧,我之前跟你提过的。他好像在教育系统那边关系挺扎实,就是要怎么开这个口,我要好好想一想。”
送礼走关系,周小满两辈子都是头一遭。
不是她清高不想送礼,上辈子她是靠自己的能力,考进重点高中的。
这辈子,因为还没有工作,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个需求。
“只要有门路,送礼好说,东西我来准备。”余安邦显然对这类事情很是顺手,“你去打听打听,看看人家陈校长家喜欢什么。咱们送礼得送到人家心坎上。还有,达强的具体情况,你整理整理,到时候好跟人家说…”
两口子商量起来。
因为工作分配在即,周小满哪怕觉得别扭,也不敢多耽搁。
她先找了邵老。
委婉地把自己的难题说了。
邵老笑呵呵。
“这件事,你找他还真找对了人。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只管上他们家去。人家要是能办,肯定给你办好了,要是办不了,也会有一句准话,你们也好早做打算。”
有了邵老这句话,周小满顿觉吃了一颗定心丸。
她送的是茶叶。
陈校长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喝茶。而且,太贵重的东西,比如这时候十分抢手的三转一响,她是不敢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