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特派钦差大人到各地微服私访,三日后就要到十方镇,镇守需要几名学生随行。一来像钦差大人展示本地注重科举、文风盛行,二来,也是给学生们一个见世面的机会。
机会难得,人数有限,夫子说完,教室里就哄闹起来。
傻子都知道得到钦差大人的青眼能够收益良多,更不要说这一群都致力于庙堂之上的学子了。
就连刘绍轩就摩拳擦掌,想给自己挣个机会。
赵玉成看着袁铭,语气中带着揶揄:“袁兄这次是胸有成竹还是不感兴趣?”
袁铭道:“胸有成竹不敢当,也不是没有兴趣,只是伴君如伴虎,有利也有弊,所以并不想强求。”
赵玉成不禁侧目,明明他们是同样的年龄,什么都没经历过,唯有袁铭时常给他惊喜,对方身上总有一种看破一切的沧桑感,矛盾又和谐,吸引着他主动靠近。
“袁兄说得是。”赵玉成深吸一口气,让自己也沉静下来,专心致志看书学习。
刘邵轩跑去前面了解到许多信息,兴冲冲回来,就看到两个不动如山,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人,忍不住撇嘴,啧了一声。
绕过这两个书呆子,他来到了李靖身边。
宣布完这个劲爆的消息,夫子就出去了。小半个时辰后,他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还有两个人。
其中一人是每月训诫他们的学堂院长,另一人则是镇守。
骤然看到两个大人物,一屋子学生全都变成了鹌鹑,乖巧端正坐着,没人敢说一个字。
夫子对此很满意,笑着说:“院长和镇守亲自来选人,今日没有官民,只是师生,免了你们的礼,大家鼓掌欢迎。”
袁铭跟着鼓掌,看向镇守,不经意间与他对视,偏偏对方还没有移开视线的意思,袁铭只好假装和旁边的赵玉成说话,偏开了目光。
所谓的审核其实很简单,先由院长考教了他们的功课,接着镇守提了几个问题,学生们一一作答后,他们就离开了。
等人一走,教室里又恢复了哄闹。
刘绍轩涨红了脸,趴在桌上,垂头丧气道:“我肯定没希望了,院长提的问题我都答的不好,镇守也没主动跟我说话。”
说着,他偏头看向袁铭:“听镇守的语气,似乎和袁兄很是熟稔,上次在菊花宴,袁兄真真是在镇守面前露了脸。”
若是旁人说出这样的话,袁铭大概会认为他是在阴阳怪气了,但刘绍轩只是羡慕、敬佩,不包含一次杂质。他和季清月是一样的人,出身不凡但是心地纯净,这也是袁铭愿意跟他交往的原因。
“被记住不一定是好事,不被记住也不一定是坏事,全看运气了。”袁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