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皇帝离开,背对着他的时候,袁铭才微微松了口气,擦擦额角的汗珠。
这个时候皇帝还在壮年,励精图治,一颗心都扑在国事上,是袁铭觉得最好猜测的时候。到了晚年,精力不济,猜疑横生,整个朝堂都心惊胆战。
可尽管如此,袁铭还是有些紧张,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气。
他只允许自己稍稍跑神,很快就集中注意力,不再关心别的人和事。
殿试时间很短,只有两道题,一道关乎官场一道关乎民生,对闷头只读圣贤书的书生来说,是有些难的,但对袁铭来说,非常熟悉。
结合自己亲生的体会,引经据典,托物言志,一篇锦绣文章就此诞生。
毫不意外地,皇帝对他很是赞赏,当场点为状元。
前三名依次出现,皇帝威严的脸上带了笑,小令让大考官颁发圣旨。
看到缓缓走进殿堂的人,袁铭死死咬住下唇。
第95章 当众示爱
袁善喜拿着圣旨走进大殿,做了很多年大考官的他早就轻车熟路,见了一代又一代前三甲,内心毫无波澜。
可是这一次,目光和新鲜出炉的状元对上的时候,他的心没来由的颤了颤,一瞬间竟然愣住了。
这个人长得十分眼熟,但他确定从未见过对方。
就在此时,皇帝笑了出来。
“说起来,袁铭和袁相不仅姓氏相同,眉目间也有些相似,该不会是什么本该远房亲戚吧?”
皇帝玩笑话没人敢不应,袁善喜正要接话,就听到了袁铭冷冷的声音。
“皇上说笑了,草民一介布衣,自小在村里长大,不敢跟丞相大人攀上亲戚。”
皇帝深深看了他两眼,并未再说什么。袁铭那番话表面恭敬,但是那副嫌弃至极生怕与袁善喜扯上一点关系的样子让袁善喜冷下了脸。
一个小小的状元,官身都没有,就这般狂妄。
袁善喜轻蔑的移开目光,公事公办的颁发圣旨,再没看他一眼。
袁铭却松了口气,他就怕袁善喜拉拢他,或者怀着探究的心思。
他现在尚无实力,甚至连隐藏自己都做不到,俗话说惹不起就躲。
颁发圣旨之后,皇帝又挨个封了官。
袁铭是状元,按理说应当得到最好的官职,在翰林院就任,不知是不是刚才表现有差,最后竟然让他去了刑部,榜眼封了翰林。
从金銮殿出来,袁铭就被人叫住了。
回头一看,是个相貌普通、约莫三十多岁的中年,正式方才榜眼。
两人先互相道了喜,袁铭就看见他一脸歉意和不好意思地说道:“翰林本该是你的,不知为何叫我顶了你的位置。”
袁铭道:“您是皇上亲封的翰林,就说明这个位置本该是你的,和我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