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中世纪女领主 > 中世纪女领主 第4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中世纪女领主 第49节(2 / 2)

事实上,作为封建统治者,都是有将领地建设得更美好的意愿的。因为领地之内都是自己的‘私产’,建设得好,哪怕没有直接利益,看着也舒心啊!这也是封建君主比买办阶级多少正义一些的原因,毕竟封建君主大多还要想着建设好自己的土地,买办就纯粹是卖国了,帮着外国人剥削本国的资源和人民。

之所以此时领主们的封地建设那么差,问题的关键还是没钱。没钱的话,那再有意愿搞建设,也只能先往后等等。

“真的没法仿照罗马的供水系统,修建沟渠、预埋管道……”一个教堂神甫明知道这件事没希望了,还是要过来向路易莎确定。

路易莎肯定地点头,让对方死心:“没办法,神甫,真的很遗憾,但没办法……那样成本太高了,以伯爵批准的改造资金,根本做不到——往好处想,特鲁瓦城并不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本来成本巨大的罗马式供水系统,就不是非要不可的。”

这位神甫年轻的时候显然去罗马朝圣并学习过,对那儿自古罗马遗留下来的,还在发挥作用的供水系统印象深刻。出于对罗马的向往,以及生活方便的实际需要,他都有想法在特鲁瓦城搞同样的供水系统。

要说路易莎支不支持先进且惠民的供水系统,路易莎肯定是支持的。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伯爵给的改造资金就那么多,这样费钱且紧迫性不足的工程自然就排到了很靠后的位置——其实对中世纪的中、大城市来说,供水一直是主要民生问题之一。

但在布鲁多,这个问题倒没那么大,至少没那么突出。因为这里本来就是水网密布的平原,甚至有很多耕地都是改造沼泽得到的……

对特鲁瓦来说,水的问题不在取水是否方便、充足,而在于水是否干净——规模稍大一些城市,其实都有这个问题。但很多城市甚至轮不到考虑这个,他们得先解决水的基本供应(这里不是说大家都没水用了,而是获取的时间成本、货币成本较高),才能讨论怎么获取更干净的水源。

而如果目标是干净的水,其实供水系统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除非是从远离城市的上游河流引流,不然还是不干净。只是这样的话,成本就更高了,运水损失也大。

“按照计划,在城内挖掘32口喷泉和水井,已经足够普通市民生活用水了。”路易莎给神甫看了标注了挖井点的特鲁瓦城市地图:“我已经派挖井人在城里看过了,这些点都是可以挖出水的。分布在城里各处,几乎每个家庭都可以在很近的地方打到水。”

此时城市供水,无非靠河流、泉眼、水井,以及人工运水。

河流就不用说了,特鲁瓦城其实不缺,但城里不是所有人都住在离河流很近的地方。另外,以现在城市的排污方式,凡是有办法的都不愿意将河流当做饮用水源——河流是几乎所有脏污的归宿,从粪便到垃圾,即便清出城了,也只是在城外的河流中倾倒而已。

所以从河流想办法是不太可能了。

至于人工运水,就是城市市场自发出现的运水者。因为是要出钱的水,市民只有单吃的水会用它,再或者就是很缺水的城市,不得不用它……考虑到人工运水的经济负担、效率,这着实没什么前途。

尤其是特鲁瓦城的地下水位并不低,挖水还是很方便的,那肯定是选挖水了。

其实这是一个投入不多,立刻能大大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的举措——特鲁瓦城大概有5千多个家庭,分布在大大小小六七十个社区。其中除去离干净水源地比较近的(譬如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或者本区内就有天然泉眼的),以及有钱人聚集的社区(他们的宅邸中往往自有水井,没有水井的,也自有仆人每天打水),就还有32个社区。

所谓32口喷泉和水井,就是这么来的,每个社区都能有一口。

社区内能找到泉眼的,就挖喷泉,这可不是后世城市里常见的观赏用喷泉,而是取水用的喷泉。一些西方古代老城,还能见到,就往往会修一个大水缸大小的池子,清泉汩汩而出,人们就在喷泉池里取水。

找不到泉眼,就退而求其次挖井。水井打水要比喷泉费力一些,得用辘轳摇上去,但不管怎么说,都比每天走不算短的路挑水强得多。

挖水的前期工作早就做好了,路易莎现在和特鲁瓦市政府,以及城里说得上话的人一说。32口喷泉和水井,很快由6组挖井人同时开挖——本身早就选好了点,物料、工人一到齐,喷泉和水井不到一个月就弄好了。

这期间,市民们是看在眼里的:路易莎这次全城挖井,完全是给大家的福利,没有收取金钱,也没有让大家出劳役。而且这真是一件能惠及到底层市民的事儿,而不像过去,好事总轮不到下头。

每天用水时就会想到路易莎的恩惠,这其实极大增强了大家对路易莎的信任……之后路易莎要做什么,得到配合就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了。

而路易莎选择的第二项工程,则和厕所、垃圾倾倒有关——换个说法,这就是要搞卫生治理。

每个来到中世纪城市的现代人,绝对会对肮脏的城市印象深刻……但实际上,中世纪的城市不该这么脏才对。这时候城市规模还小,没有工业社会的大量污染,市民也没有那么多需要抛弃的日常垃圾……即使没有下水道排污,也不该脏成那样,具体可以参考华夏的古代城市。

华夏古代也有比较脏的城市,但那一般就是几个大城,而且是城址数百年不变、也繁荣了数百年的大城。看古代记载,真和西方古代记载的肮脏城市差不多,一样有‘屎山’、‘大恶臭’、被垃圾堵塞的明渠、盐卤化的土地、污染的地下水……

和中世纪这种小几万,甚至几千人口,就脏兮兮的城市,完全不是一个情况啊!

之所以有这种差别,大而化之地说,就是体制问题了。华夏古代是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虽然后面说‘皇权不下乡’,但对作为一个地区政治、经济中心的城市,那还是比较有掌控力的,全套官府衙门也都在城市里。

治理城市是有动力,有能力,更有必要的。

西方中世纪就不是了,对于领主来说,乡下地区才是最好的。至于城市,他们离不开城市带来的服务、财富等。但另一方面,作为统治能力欠费,就喜欢最简单的土地经济的军事贵族,他们又抗拒城市的活力、流动性。

更多时候,他们都假装看不到城市,只是在需要收税的时候才会看向城市。而有些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所以历史上,城市大多依靠主教维持住了稳定。这也是现在很多城市,其实际统治者依旧是本城主教的原因。

这种政治传统,又怎么能指望封建领主有动力、有能力去治理好城市呢?也不怪城市总是怨恨自己头上的贵族领主——总是从城市榨取财富,却从没有真正建设过城市。

至于说,古代华夏城市和中世纪城市画风不同,具体的原因,那就是大家都说的很多的那些了。其中之一,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粪便的处理……华夏古代的劳动人民,堆肥技艺高超,对粪肥的利用是非常极致的。中世纪的人们虽然也用粪肥,但并不重视。

结果就是,粪肥的价格不高,至少要特意运输粪肥去田间,是没有人做这个的。一般也就是从城里拉出来的粪便,恰好城郊不远有耕地,就会泼洒在土地上(都不知道积攒了多久了,不是新鲜的,倒也不用担心烧苗什么的)。不然的话,那些粪便的归宿也就是河流了。

是的,此时当然会把粪便收集起来,拉出城去,不然城里早就没有下脚的地方了。至于为什么还那么常见粪便,只能说这是个麻烦事儿,效率不高,处理总赶不上生产制造的。再就是厕所缺乏,中世纪人又没有现代人的卫生常识,随地解决也不奇怪。

有鉴于此,路易莎和下属讨论了一番,在特鲁瓦城内选定了22个人流量很大、随地大小便现象格外严重的地点修建了公共厕所。这些公厕,每个有6到20个马桶不等——是的,路易莎没有让人修厕坑,而是选择了马桶。

厕坑的好处是可以多用些日子,不必每天清理,比较省事儿。但问题是,公厕的话,肯定是要雇专人长期清理的,根本不用考虑‘省事’的问题。而且那么多间公厕,每天都要清理的话,全都收一遍,还攒不出一整车拉走?

而一旦转过这个念头,就能明白用马桶的好处。

首先,马桶比厕坑好清理!一个又大又深的厕坑,要大致清理完毕,是能够让清理的工人,以及附近居民、行人都崩溃的!马桶就不同了,直接担到车上、盖上桶盖,运走完事。之后在城外开阔地带清洗马桶什么的,也比掏厕坑轻松到不知道哪儿去了!

感觉‘轻松’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这一套才能运转顺畅,每天都按部就班做起来,不会有积攒。像厕坑那样,谁也不想动,一天天下来,可想而知会有多糟糕。

其次,这样可以降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中世纪城市的厕坑好一点的用砖石砌成,差一些的直接挖个土坑了事,而哪怕是砖石厕坑也不会用砂浆涂抹。换句话说,粪水是会沁入土壤的……市民们不在意污染地下水什么的,甚至没有这个意识。他们普遍还觉得‘水分’沁入土壤还挺好,这样厕坑可用更久再清理。

另外,还有很有名的,利用河流做天然的厕坑——将厕所建在河边或者桥上,尤其是桥上,从桥下经过的船,有时就会遇到‘屎雨’。这种,一向是后世现代人嘲笑中世纪时,常见的大无语场景之一。

而这,显然是对水体的极大污染……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超过限度后,那就难绷了。

流经特鲁瓦的河流就有污染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特鲁瓦城的皮革加工业非常兴盛,甚至有一整个街区为硝皮匠占据,他们一般加工羊皮——布鲁多自古就是丰饶之地,土地种植谷物产生的盈余足够多,于是就有土地可以用来经营葡萄园,另外牧场也挺多。

葡萄园对应的当然是葡萄酒酿造业,牧场对应的是养羊业。而养羊带来的就是本土毛纺织和羊皮加工的兴旺发达,如普罗万,是远近知名的毛纺织中心。又譬如特鲁瓦,每年的集市出售大量皮革、毛皮、生皮,除了外地来货,也有大量的本城生产。

而一旦和皮革产业扯上关系,可想而知会有多脏多臭多大污染!即使已经尽力将硝皮匠们安排到城市下游了,河流情况也不容乐观……这种情况,市民往河中倾倒垃圾、粪便,也可以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路易莎很难改变其他人在这些事上的认知,更无法让市民们彻底改变自家的排污方式(这要花钱的),也就只能做自己能做的了。

“……这是必须一直做下去,公厕也需要长期维护,最好专门成立一个‘清洁公司’。由清洁公司承包公厕清洁工作,市政府拨款付账……伯爵已经出了建公共厕所的钱,市政府不能一毛不拔。”路易莎在视察还未运行的公厕时,对特鲁瓦市长提出了要求。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