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赘婿科举路 > 第1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8章(1 / 2)

那胖子旁边的中年人反倒表情还好,就是怎么感觉这人隐隐有些高兴,总不能是个天生喜欢臭味儿的吧?

不一会,锣声想起,考试开始。

第二场的考题类型与第一场一样,第一题出自四书中的《大学》:君子先慎乎德。

这短短六个字道尽了为官之道,有德行的人才能赢得百姓的心,这样的人为官之后心系百姓,会为民请命,如此才会被朝廷赏识,给予更多的机会。

虽然只是美好的愿景,但是从道理上讲,这样的说法是没有错的,归根结底,君子应该重视自身的德行。

这题可比第一场要难多了。徐京墨刚写完第一题,就见对面的胖子重重地倒在了书桌了。巡考的官走过来,看了看情况,就让衙役将人给泰勒出去。那胖子的衣裳似乎都汗湿了,人也昏了过去。不知是中暑,还是被臭晕了。

随着这人倒下,臭号附近的学子似乎都受了影响,隐约有些躁动,但是在考场内是不允许喧哗的。徐京墨虽然用棉花堵住了鼻子,但是不是一点味道都闻不到。他知道今天这场考试,他得要全力以赴,尽快答完交卷了。

第二题出自《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这题颇有意思,本来这句话是说从基础开始做,才能取得成功。但是这些日子,各处都在传三皇子的贤德之名,其中就包括这三皇曾在金陵微服私访、考察民情。

要徐京墨说,这等虚名不如不要吹捧。金陵是何等富庶的地方,三皇子来能受什么苦?无非就是做给天下人看。

不过这题足见胡学政的心思了,可惜徐京墨石不可能吹捧三皇子的。所以他选择以读书来破题,做学问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做好学问,就要打好基础,一字一句的去学习,逐渐再延伸到更高深的学问去。

学习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打好基础、有持之以恒才能做好学问。

第18章 院试(下)

一直在外面等着的随风看到有学子被抬了出来,心下感觉不妙,快步上前。邻近时就闻到了那股子恶臭,这比上次他接徐少爷时还要严重,但是这才是上午啊?

随风想的不错,这次和上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次的臭号威力非同一般,徐京墨便是再能忍耐也熬不了一天的。他没有吃午饭,属实是做不到就着臭味儿下饭,所以他一门心思答题。

这次他放开了

手脚,也不再掩藏实力,倒午时前两题就已经答完了。

徐京墨从考篮里取出了一份新的棉花,捏实以后重新塞进鼻子里。对面那个中年男子,已经跑了几次茅房了,也不知这人是什么情况,已经戳了不止一个屎戳子,还要坚持考。也不知道是身体问题,还是吃坏了东西,这短短的时间内,这人已经跑了两趟茅房了。

终于,到了第三题,诗赋以“香”为题。这题出的古怪,怎么会以香为题,参加科举的都是男子,谁在乎想香的臭的?

徐京墨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了,此情此情,还要让他在这写这样的诗,着实有些折磨了。不等徐京墨想好,那中年男子又来如厕了,这是第五次了。

他看了他一眼,那人脸上并无任何的懊悔、痛苦,这人如果不在乎成绩,又为什么要坚持考试呢?

听着那恶心的声音,还有那似乎更加严重的恶臭。徐京墨已经有了反胃的感觉。这诗,他眼下是写不下去了,先看最后一题,算学题。这题的难度颇高,徐京墨甚至怀疑,这题也是为了他专门准备的。

然而对他来说,这种程度的算学又算得了什么呢?

摒弃杂念,徐京墨先在草纸上演算一番,再誊抄到试卷上,如此就只剩下做诗那一道题了。

金桂随风舞,九里香满街。

香消风雨后,无人再来寻。

《九月》

答完最后一道题,徐京墨选择了直接交卷,他已经无法再忍耐这儿的气味。他能够忍到现在没有吐,已经是全靠毅力在支撑了。

那跑了七次茅房的中年男子看到徐京墨交卷,也跟着交了卷,这人的脸色煞白,脚步虚浮,似乎就是为了等徐京墨才坚持到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