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赘婿科举路 > 第5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58章(1 / 2)

“我并不急在一时,崇山书院已经开始用这书了,等到三年后的乡试,这文集有用没用自见分晓。”不是每个人都只认名人买书,总有慧眼识物的人,这本书他不求赚钱,只求能让更多的寒门学子看到。

南宫云辞不知道该形容他,说他心怀天下,他根本就不在乎能不能出仕为官,造福一方;说他冷漠自私,偏偏他总能想着为那些力所不逮的人周全一二。“这书,每个府城、州、县的书铺都会配上几本,无偿借给那些买不起书的学子抄。”

“多谢。”

又到了徐京墨给伍班上课的日子了,一样的长袍、一样的无名书本。

他今天要讲的事在于人的典故。典故出自《春秋》,越王勾践在战败后,被敌国的赦免并回国。他一个有野心的君主,岂会甘心就此了事,为了复仇,他努力提升军队的战斗实力。其谋臣范蠡将一位射箭高手陈音推荐给了他,勾践很重视,亲自询问这射箭的技巧,陈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勾践请求他将这射箭的本事传给越国将士时,陈音欣然同意,但是他也说了,事情的成败却完全取决于人的努力和付出。后来越国的士兵勤学苦练,都掌握的这射箭的技巧,极大的提升了他们的战斗力。

徐京墨看着讲堂内百无聊赖的样子,继续说着,“孔圣人曾注《周易乾卦》之象传,圣人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诸君有能耐考上秀才,就没有能耐再坚持一下去改变境况的不如意吗?”

“徐夫子可知不是人人都能当圣人。”徐京墨跳的这个典故,谁人不知,他的用意更是清楚的不能更清楚了,但是世人总喜欢想当然。

“这是圣人言,不是喊你们当圣人。我一个赘婿都能考中举人,还能站在这里给你们授课,难道你们这些人有人比我还要难吗?”

徐京墨是半点都不忌讳自己的身份,他会查这些学子的背景,相信这些学子也都知道他的背景。共情可不是嘴巴上,“我能理解你”或者“我对你的遭遇感同身受”。这都是废话,甚至让人听了感觉厌倦,共情只能是因为彼此的遭遇相近。

他有些明白为什么袁院长将伍班交给他了,大概也只有他的话,这些学子有可能听进去一些。

讲堂上,又一次安静了下来,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脸上的表情有些松动了。徐京墨也没有继续再说什么,有些话点到为止就好,“第一次社会实践课就是后日,请各位换上粗布衣裳、布鞋,最好再带副手套。”

不是他小瞧他们,只是这群手上连茧子都没有人,肯定是会磨伤了手的。

到了社会实践这天,一群人都是骑着马赶去了农庄。徐京墨早就在那等着他们了,看着有的学子依旧是一身华服,他指了指田埂上的笼箱,“这里有围裙、手套,你们需要的自取。”

然后又指了指另一侧,“犁耙都在这儿了,一会有佃户来教你们使用。都是当了秀才的人,可别连个犁耙都学不会用。”

二十多个人看看那满是尘土的田地,再看看自己的衣着,有些人自觉的去取用围裙了。

有人突然发问,“不是用牛犁地吗,怎地要我们亲自来?”

“谁告诉你家家户户都有牛了?一头牛要四五十两银子,你知道一户人家一年能赚几两银子吗?”

那问话的学生满脸通红,闭口不言。

徐京墨喊来了佃户,让他给他们师范一下怎么犁地,其实这并不难学,就是拿着犁耙翻动土地,通过人力来控制犁铧入土深度和角度。

众人看着也觉得简单,有些人甚至已经蠢蠢欲动想要上手试试了。

“一共六日,每人需要犁完两亩地,完不成的记差评一次。”差评累计多了,可是会被退学的。

这些学子听完要求,大都觉得简单,他们看着刚才那个示范的佃户,不一会就犁了一长列,想来这两亩地用不了多少时间。于是有人又问道,“若是提前完成了,剩下的日子可以不去书院吗?”

“自然可以,只是不能闹出事情。”徐京墨相信今天以后,他们的问题就不是提前完成能不能出去玩了,而是六天时间能不能犁完这两亩地。

刘民意高声问道,“徐夫子难道不以身作则吗?”

刘家乃是世家,与各家都有姻亲关系,偏偏这刘民意生了颗正义的心,可惜满腔热血,却无法施展抱负。他父兄都觉得他这性子会给家族招来祸患,虽然许他考功名,却不许他出仕,若是他出仕,家族不仅不会相助,甚至会打压他。

所以刘民意活的越来越像个刺猬。

徐京墨一点都不在意他的挑衅,“自然要的,免得你们不服气,不过我不需要六日,所以明日再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