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墨知道他这是因为一下没了目标,“仲达兄,你也该开启自己新的人生了。无论是仕途或者是家庭,你总能找到一个努力的方向的。”
杜领航点点头,他要好好想想再说。“老师给我说了些事情,我觉得你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三皇子的贪墨、谋反之事证据确凿,但是这事并没有结束。新皇登基,总不好立马把老臣杀个干净,但是那些或多或少参与了的人肯定都是要被换掉的。会有一堆空出来的位置,能不能抓住机会才是关键。
有些太过机密的事情陈启也没有告诉杜领航,只是喊他好好表现。需知这样的情况,越级晋升的机会是有很多的,若是错过了,以后依旧只能按部就班的晋升。
左言问他,“听说陈大人也要高升了?”
“是有机会,新皇重视能臣,这次科举以后,不少位置会有变动。”不过升职没下,一切都可能有变数。
“子期这是秦学士过往的一些文章,他本就是一甲出身,学识渊博,五经皆通。”
每次考官定下后,他过往的文章就会一纸难求,左言送的这本文集现在有银子都买不到的。
“多谢士衡兄。我在临安曾与秦大人有过一面之缘,若是秦阁老致仕,他的位置恐怕远不至于此。”徐京墨对秦卓轩的感官非常好,不是那种只会掉书袋的官员,他虽然是在翰林院任职,但是明显对民生有真知灼见,许是家学渊源吧。
说起来,左言如今可是皇亲国戚,他的嫡长姐是齐承帝的妃子,怪不得文信侯会将嫡女嫁给他,这都是冲着齐承帝去的。也不知道他们这些世家是怎么搭的线,借着姻亲关系都成皇帝的人。
九皇子能登基绝非偶然,朝中多少的人都是他的人,能得到这些人的拥戴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成的。尤其是那些关键的位置,徐京墨甚至怀疑是九皇子将他们推到那些位置上的。
徐京墨虽然只是个举人,但是关注他的可不再少数,齐承帝都在关注他,“浩然,你那侄子可是到京都了,你都不请人到家里来吗?”
“我见了他,无论他是不是真才实学,最后考中都会被人说成是因为我的关系。”所以,考完之前,他绝不会见他的。
齐承帝对徐京墨挺感兴趣的,他让人找了他之前的文章来看,是个无视的人,
学识也扎实。“你倒是耐得住性子,人都到跟前了,也能忍住。”
“他吃了不少苦,我又何必再给他添些麻烦呢。”徐天赐最想见的是姐姐,可惜她没有一道过来。他想到宣平侯,眼里狠色一闪而过,这种人迟早要付出代价。
君臣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其实还是为了这吏制的事情。借着三皇子贪墨案,必要清理掉那些蛀虫。但是这冗余的官员,暂时恐怕还是无解。
秦阁老这些日子一直忙公务,齐承帝念他年迈,今日放他早些回家休息。
这新帝和齐武帝的风格截然相反,新帝看重实务,对那些规矩或是赞扬全然不在意。秦阁老觉得忙完手上的事,他也就能功成身退了,把儿子叫到书房来,看他一脸喜色,“你是遇到什么好事儿了吗?”
“父亲,可还记得我去临安当主考官的事情。”
“你是说那几份言之有物的卷子?那些考生全都下场了不成。”
秦卓轩笑着摇头,“他们一个都没来,不过他们的老师来了。”
秦阁老也反应过来了,“徐京墨?”
“是他。这人来了京都,只和两个好友小聚了一次,之后一直闭门读书,有人送了贴子给他,也不见他应邀。”秦卓轩不觉得这是不合群,反而觉得这人稳重,每逢会试,总有不少人喜欢借着诗会扬名,希望这名声能帮他们在会试多加几分,可惜诗词一道与治国一道相差甚远。
“能教出那样的学生,他自是不差的。你这是想要与他结交一二?”秦阁老已经准备退下,他退下,儿子才能更进一步,这朝堂之上,还是需要有人携手并进才好前行。
徐京墨是徐天赐唯一的侄儿,徐家如今只剩他们二人,就算徐京墨是个废物,徐天赐也必然会护着他,何况徐京墨是有才学的人。徐天赐是齐承帝的伴读,又有着从龙之功,君臣二人情谊非同一般,徐家平反也是早晚的事情,和徐京墨交好,就是和徐天赐交好。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我看他之前的策问后,便知这人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