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赘婿科举路 > 第12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27章(1 / 2)

“千真万确,徐大人说所有的粮食都是提前发,一次上工是一个月,你要报名了,就当天给你这一个月的粮食,等你干完一个月再给你这个月的工钱。”

能提前给粮食?居然还有这等好事儿,他们以前服劳役都是白干,饿死、累死也没人管,哪有什么粮食和工钱。

被问的衙役看着周边围上来的百姓,也知道他们不信,别说他们不信,刚开始他也不信。“徐大人是京都派来的官员,这事儿是他主办,别的我不敢说,但是仓库里的粮食和银子都是真的。”

王大壮心动了,他砸吧砸吧嘴又问道,“干得好,给布帛也是真的吗?”

“真的,徐大人说,认真干满六个月的都算干得好,其他的就比如你发现了哪个地方有不妥或者可以改进的,被官府采纳了,也会给布帛当奖励。”

渔阳招劳役的消息很快的传到了千家万户,徐京墨给的条件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好的,没有之一。无偿给予粮食和银钱,不能让百姓安心,也不能重塑他们对朝廷的信心,所以他选择了这样的方法。

等到登记那日,左边是登记处,右边是领粮食的地方。每个登记报名的人,都可以拿着官府给的一个小牌子去领粮食。这个牌子写着每个人的名字,日后领工钱,也是凭借这个牌子。

为了预防有人冒领,左右通路之间都安排衙役守着。

好多人都没有直接来登记,都在四周观望着,等他们看见那些来登记的人,都领到了粮食,渐渐的在劳役登记那处排起了长队。

徐京墨也在,他换了一身深色的长袍,隐没在人群中。今儿很重要,取信于民才能再谈以后。

情况比他预期的好的多,虽然可能只是为了粮食,但是总归是好的开始。人手到位、钱粮到位,接下来就是修建粮仓了。

徐京墨有些歉意地说,“抱歉,我最近还是会很忙。”

他想和她一起陪着儿子长大,只是眼下确实分身乏术。他不会理所应当地觉得,养育子女是妻子一个人的事情。

“他还小,每日里睡着的时候更多,而且人也乖巧,并不算辛苦。你忙你的,渔阳的百姓苦了太久了,总要让他们以后的日子更有盼头。”

南宫云辞也是从府城回来不久,不过是码头拍卖,她本没打算亲自前去,奈何唐老爷子相邀,她也只能走上一趟。说起来,她也比他好到哪去,这些日子多亏了母亲。

“唐家是打算到北边来拓展生意了吗?”

算下来,九州北边的地可比南边多,唐老爷子可能是想通过南宫云辞与徐京墨搭上线,直接收朝廷的粮食,大批大量的粮食不比他们自己去收要容易吗。

“北边的粮食终归是要流动起来,他们愿意来也是好事。”比起那些只会压低收粮价格的商人,南宫云辞更喜欢唐家这种有底线的人家。

听她这意思是赞同唐家等人来渔阳,“你不担心有人恶性竞争吗。”

“南宫家不畏惧任何竞争,何况真有人恶意压价或者涨价,不还有你这位知府大人吗。”

徐京墨无奈地笑笑,她总是这样运筹帷幄。

“借我些人?”

南宫云辞不明所以地问道,“掌柜?”

“张师傅说要买草木灰、竹席放在坑底防潮;还要买许多的木材和砖石。衙门里的人,我不放心,银子不能完全交给他们掌管,采买也不行。”

只是吃点回扣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采买一堆不能用的东西,这粮仓的粮食可就全要遭殃了,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没问题,不过防潮有个关键材料,是银子买不来的。”

南宫云辞说的是青膏泥,这种泥是用几种东西混合而成,可以防潮和防虫,是每个匠人的看家本领,绝不会对外说具体的材料和比例的。常规的做法,就是现将壁面拍打紧实,然后涂抹一层青膏泥,之后在青膏泥上铺设一层麻布或苇席。

“张师傅会做青膏泥,他给我的采买清单里包括了所需要的材料。”古代的匠人当真不可小觑,能出类拔萃的,那肯定是有些看家本领压身的。

渔阳的基建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徐京墨另辟蹊径地做了一个招商大会,渔阳要买的东西的多,自然也该货比三家。不过他不准备搞什么“低价中标”,一分价钱一分货,他要的是物美价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