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昌伪装出来的和颜悦色收敛了个干净,语气沉沉:说来说去,你就是不肯帮为父!
沈棠宁始终好脾气,声调温和:父亲这可是误解了女儿,只是这么大的事女儿一个人做不了主,不如父亲和我公婆商量商量?
沈昌脸色难看,开口和亲家借钱,他要是丢得起这个脸,也不会私下叫她过来了!
钱没捞着,还受了一肚子气,沈昌也没了耐心和她周旋:养你这么多年,开口要点银子都推三阻四,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和你母亲都是一样的人!
沈棠宁眼底的笑意敛去,声音不着痕迹一冷:父亲倒是说说,我和母亲是什么样的人?
她不像母亲,难道要像他一样,自私自利,趋炎附势吗?
沈昌一噎,怒而甩袖转过身去:行了,用不着你伸以援手,不落井下石都算不错了!你走吧,我沈府庙小,容不下状元夫人!
她扯了扯唇,敷衍地福了福身:时候不早,既然父亲没有别的吩咐,那女儿就先行回去了。
说是借钱,绝口不提一个借字,真把人当傻子!
但凡他心里有半点在意她这个女儿,今日都不会向她开这个口!
因为小妾惹出来的官司,他哪来的脸要她帮忙善后?
她说完也没等沈昌回应,径直地离开。
沈昌回过头看着她的背影,不禁面上一恼:
孽女!
他神色阴晴不定,心中暗生焦躁,这么短的时间内,他要上哪儿去凑这么一笔银子?
第279章 调任离京
身穿绯红色官袍的青年低头整理着书籍,夕阳的余晖朦朦胧胧罩在他身上,将边袍袖角描上一层耀眼的金边。
整理的动作未停,他神情却有些恍惚,好似在走神,往日本该早已完成的工作,进展却有些缓慢。
突然听闻一声轻咳,柳疑复循声抬起头,面上露出一丝惊讶:你怎么来了?
池宴手臂支着书架,斜倚着垂头漫不经心看他:我还要问你呢,你同我说说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他皱起眉,很是想劝说他打消这个念头,你知不知道,雍州那地方有多贫瘠?穷山恶水,就你这身板能不能坚持一个月都成问题!
就在今日早朝,柳疑复主动向陛下请命,想调到雍州任县令一职。
且不说那地方距离燕京千里之遥,地处偏僻荒凉,常年风沙漫天,条件实在算不上好。
更何况以柳疑复如今的身份,调去做县令完全相当于被贬职,这差事人人避之不及,他却主动往上撞?
不仅池宴想不通,其他人也想不通,听到他主动请命时大家都觉得他疯了!
他做甚放着大好的前途不要,跑去那样穷苦的地方?
他眼下任大理寺少卿,认认真真干个十年,甚至可能也就几年的功夫,等到大理寺卿卸任便可顶上去,何苦要外派历练?
柳疑复眼里一闪而过一抹不自在,他垂下头,神情看上去并不在意:那又如何?愈是艰苦的环境愈能磨练意志,这不也是升迁的最快途径?
官员升迁无非就这些途径,要么意外办了什么差事得了赏识,要么下放到地方从基层做起。
若能干出一番政绩,等到三年考核,说不定他就升迁回来了。
当然,这并不是柳疑复的主要目的。
池宴低头看他,眼神那叫一个费解:兄弟你是不是傻?放着舒坦的日子不过,偏偏想不开要去吃苦?
柳疑复唇角松了松,抬手将书本归纳好塞进书架:人各有志,你也知道的,我其实并不喜欢官场的勾心斗角,出去走走也好。
这倒是句实话,所谓人情往来,党派纷争,他并不愿意沾染,但身处这个环境,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很多事情也非他能做主。
他不去选,自然有人帮他抉择。
见他是铁了心,池宴垂下眼睫良久没吭声。
他总觉得柳疑复做这个决定太过突然,没有半点征兆,这里面一定还藏着别的事。
可他不愿意说,池宴也不会去主动探究,沉吟片刻,他沉重地拍了拍柳疑复的肩:
罢了,既然你意已决,那我也不再劝。只是山高水远,往后再想见上一面,怕是艰难!
共事了这么久,对方要离开,他还有些不习惯。
共同经历这么多事情,他们也算是朋友了。
柳疑复眼神微怔,直直地看了他一会儿,也抬起手拍了拍他的肩: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池宴眉稍一挑,斜了过去:这话听着怎么有些不情愿?
对方只是笑了笑没搭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