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这世上,最容易变的就是人心,最复杂的就是人性。
谢琳琅抬起眼睛:从前怨过,现在不怨。
第326章 首辅孙女
和离的事彻底告一段落,沈棠宁替母亲在京郊寻觅了一处宅子,地段不算太偏,环境也安静,母亲看过也觉得满意,打算择个好日子搬进去。
池宴听说了后,便自告奋勇要来帮忙,不过白日他不得空,只能等下值以后。
知道她父母和离的事,池母好一阵唏嘘,还安慰了棠宁好几回:夫妻做到这个地步,索性分开各过各的。你母亲定是深思熟虑之后下定的决心,你也不必太担忧。
她很是羡慕谢夫人有这个魄力,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和离的,门第越高的人家越是看重名声,不允许子女做出半点出格的事情。
二来也是面子作祟,即便自己过得不好也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只能咽泪装欢,忍忍这辈子也就过去了。
很显然,谢夫人并不在意这些。
沈棠宁心知她误会了什么,恐怕是觉得父母和离她多少会有些情绪低落,殊不知这正中她下怀,不过倒也接受了婆母的好意。
虽为亲家,但池母从前与谢夫人走动并不频繁,只因她自知出身商贾之家,那些贵夫人其实是打心眼儿里瞧不上她的,索性自己识趣些。
但谢夫人和离之后,她跟着沈棠宁去探望过几次,一来二去竟与对方熟络了起来,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还约好她搬家之后要时常去找她喝茶聊天。
沈棠宁见状也很是欣慰,这样一来母亲日后也不算孤单。
到了搬家这一天,沈棠宁和池宴齐齐出动来到沈家。
不巧的是沈昌也在,因为和离的事,他最近愈发不受人待见,往常下值后同僚还会邀他去饭局,如今倒好似有意排挤他。
陛下替谢家出头的举动,很是在民间引起了一片赞誉,反正谢家如今也威胁不了他,还能顺便捞个爱重老臣的美名,何乐而不为?
与此同时,沈昌就没少暗地里遭人唾骂,毕竟谁不知他是靠着岳家一步步走到今天,谢太师才辞官,他转头就与发妻和离,委实担得起一句忘恩负义!
沈昌心里窝火,脸色也不好看:你们来做什么?
池宴也不介意他的冷脸,笑眯眯地解释:岳父大人,小婿和阿宁来帮岳母大人搬东西。
沈昌脸色隐约铁青,他没再说话,冷冷哼了一声扭头朝外走。
等他走远,池宴轻轻眯了眯眼:岳父大人火气很大啊?
沈棠宁和他对视一眼,挑了挑眉:走吧,随我去见母亲。
沈辞也在,简单的寒暄之后,一群人开始行动。
谢夫人的东西除了嫁妆和惯用的一些物品要带走,其余的她一律不带,沾了沈昌的手,她嫌晦气。
搬家的阵势挺大,沈昌即便想忽略也难,看着一箱箱的东西朝外抬,好似要将他沈家掏空的架势,他狠狠皱起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叫来了两位姨娘,他使了个眼色:去瞧瞧,我沈家的东西一律不许叫她拿走!
两位姨娘对视一眼,眼神都有些一言难尽,但也不敢忤逆他,只能温顺应声。
进了谢夫人的院子一瞧,人家抬的都是自己的嫁妆,她们哪有资格阻拦?
这两人都是谢夫人亲自挑的,见了她恭恭敬敬行礼,并道出了来意。
谢夫人听罢冷笑,瞬间改了主意:嬷嬷,将屋子里我置办的东西抬出去扔了,带不走的也给我砸了!
她就是砸了也不留给沈昌这狗东西!
沈棠宁含笑开口:好好的东西砸了做什么?顿了顿,她眨了眨眼真诚提议,不若拿去当了,还能换几个银钱。
池宴似笑非笑看她一眼,心想:
还挺勤俭持家。
谢夫人觑了眼自家女儿,暗道:
女儿何时这么精打细算了?
不过她也没驳了她的意思:行,就按小姐说的办。
两位姨娘也没继续说什么扫兴的话,只拉着谢夫人说了心中诸般不舍,倒也不是场面话。
凭良心讲,谢夫人的确是位不错的主母,不会动不动给她们立规矩,事少人还大方,她们甚至有种想跟她一起走的冲动,但这显然是不成的。
沈昌交代的话两人全然忘到了脑后,等出了院子,面对沈昌的质问,这才委委屈屈地道:
夫人带走的都是自己的东西,妾身哪里敢拦啊?
沈昌心头一梗,脸涨成猪肝色。
这么多东西都是她的嫁妆?
那等她搬完了,沈家岂不是只剩个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