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给宁洵再进行“自我检讨”的机会,梁嘉木就接着说:“你带剧本了吗?不是说想让我陪你熟悉一下。”
宁洵一怔,反应过来后,刚才那点儿落寞顿时荡然无存,兴高采烈地从包里掏出剧本,“带了带了,正好我今天刚把词儿背熟!”
梁嘉木将视线移到包着书皮的剧本上,看到每一页上面都被宁洵做了密密麻麻的标注。
男主角试镜的片段是第三幕,也是整部话剧的高潮部分。
这一幕写的是几名同胞被捕后英勇就义,受到姜行敏文章影响的郑书仰得知后悲愤交加,在校园内进行宣讲。
在他面临持枪的敌人时,他想过退缩,但也是此时,他想起了姜行敏的文章,这使他再次鼓起了勇气,带领数百名热血青年走上街头,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反抗。
从畏惧敌人的枪口到再次坚定报国信念,这是郑书仰心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他完成了一次自我革命,从此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战士。
宁洵就需要将这一转变表演出来。
其实宁洵本可以自己在宿舍背剧本的,毕竟梁嘉木不是表演专业,也不能真的和他搭戏。但莫名的,宁洵就想找各种机会和他待在一块儿,好像和梁嘉木在一起时,他背台词的效率都会更高一些。
梁嘉木也是真学霸,虽然他高中学的是理科,但文科大概也不错,遇到台词里读不懂或者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宁洵就会转身去“请教”梁老师。
陪宁洵的时候,梁嘉木也不会干坐着,大部分时候都在干自己的事——做作业、读书,或者雕木头。
宁洵觉得,今晚时间的流速好像变快了很多,他不过是刚和梁嘉木吃了顿饭,又看了会儿剧本,怎么就十点多了?
这个点钟还赖在人家家里不走实在是很没礼貌,宁洵这么想着,暗自告诫自己,再不舍得走也得走了。
他合上剧本,伸了个懒腰,又揉了揉酸痛的眼睛,这才慢吞吞地站起来,说:“梁嘉木,我得回去了。”
梁嘉木察觉到他的动作,也放下手里的书起身,“嗯,怎么回去?”
“太晚了,”宁洵说着,还很应景的打了个哈欠,“打车吧。”
梁嘉木把钥匙拿起来放进裤子口袋,跟着宁洵走到门口,“我送你去路边,这小区路灯不亮。”
拒绝的话在嘴边绕了个来回,最终也没能说出口,宁洵还是厚着脸皮应下了。
他在门口穿好鞋,不经意间看到了鞋柜上摆着的一个木头雕的小猪,看起来很旧,也已经很脏了,小猪的头上有一块油渍,身上还有一大片碳素笔的笔油。
“梁嘉木,这也是你雕的吗?怎么脏了?”
梁嘉木神色一滞,随口回道:“我爷爷给我雕的挂件,之前不小心掉进垃圾桶了。”
宁洵听了他的话,却并不太信。
他刚才还看见卧室里规规整整的摆着好几排雕好的木头。梁嘉木对自己的作品尚且这么细心爱护,更别说他爷爷给他的雕的了,他怕是只会更加珍惜,怎么可能那么不小心,掉进垃圾桶里?
想起他那几个不好相处的室友,宁洵心里就隐约有了答案。
他想了几秒,忽然说:“好可爱,你能不能把这个给我啊?”
梁嘉木似乎没想到他会提这样的要求,下意识看了一眼那只脏的不成样子的小猪,说:“脏成这样了,算了吧,你要是喜欢,我给你雕个新的。”
宁洵却不松口,“我就觉得这个特别好,脏点也没事儿,真的。”
梁嘉木拗不过他,最终还是同意了。
宁洵心满意足的把小猪揣进了怀里。
第13章
的确像梁嘉木说的那样,这小区设施陈旧,路面坑坑洼洼的不说,甚至连可以亮的路灯也成了稀罕东西。
大部分的灯都坏了,蒙了一层厚厚的灰,还结了蜘蛛网,只有大门口顽强的存活着两盏,勉强能照个亮,让住户不至于回家的时候找不着小区大门。
“我今天……真的没打扰你吧?”宁洵左思右想,犹豫了好半天,直到这条通往大门的路将要到了尽头,已经能隐约看到那两盏路灯照出的光影,他才开口问了一句。
梁嘉木似乎笑了,但他的笑声很轻,这里又什么也看不到,宁洵只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没有。”
他看剧本的时候很专注,几乎不出声音。
宁洵松了口气,“那就好,我看你黑眼圈都变重了,是不是这几天都没休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