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中如此风气,又侧面佐证了当地百姓富庶。
京兆府百姓,自然也是大晋百姓。
一路看得太多苦痛,眼下见得终于有一片地方百姓得已安居乐业,虽然知道同自己、同弟弟毫无关系,赵明枝的心中还是轻松许多,甚至赶路时听得那马蹄声,都更为悦耳起来。
这一日正午,两人赶路许久,眼见到得饭时,却仍在两县官道当中,李训便不再前行,寻了个道旁茶铺停下来稍作歇息。
那铺子里面坐得满满当当的,倒是外头才走了几个小贩,剩出一张空桌。
两人在此处坐定,等铺主上了茶,李训点了几样,等上菜的功夫,忽然问道:“今日有胃口吃饭了罢?”
赵明枝一怔,讶然抬头。
李训道:“前几日赶路时那样垂头,话也勉强自己说,还要强作无事的,也不晓得是个什么事,叫我心中有些担忧。”
又道:“是见得陈家那一对祖孙可怜,唇亡齿寒么?”
赵明枝摇头道:“不是唇亡齿寒,只是……”
她踌躇一下,到底还是坦然道:“这样世道,多少人求个活命也难得,陈家人虽然可怜,却有无数更可怜的,这话听起来虚浮得很,只我当真在想,若自己能做点什么,叫那些想活命人能得活命……”
说到此处,心中也自生出歉意,道:“我原以为自家遮掩得好,不至于露在脸上,却不晓得……如此颜面,只怕要叫二哥看得堵心了……”
而李训注视她一眼,却是慢慢道:“你怎知我是堵心,不是旁的想法?”
第91章 咳嗽
赵明枝抬眸看向李训,见得他眼神,一时竟不好直视,更不能回话。
她把视线转开,捧了面前粗瓷盏暖手。
盏中白雾升腾,袅袅熏在她的脸上。
再有布帛遮盖,一路被寒风吹着,赵明枝的脸也被冻得半僵,眼下得了暖意,面颊上竟生出一丝轻微麻痒。
李训看她不答,便岔开话题道:“商人南货北贸,能使货物流通,又缴赋税,若能得利之余再做一二反哺,已然是叫那些想活命人得以活命了。将来举家迁来京兆府后,凭你之能,以此地为基,想做点事又有何难?”
从前在藩地时,赵家靠着生意得利,确实年年救济灾民,造桥修路,行了不少好事,听得这样说法,赵明枝自觉并不心虚。
她正要说话,却见远方来时官道上,隐隐现出一人三马来。
那马速度极快,几乎是眨眼便由远而近,而马上人似乎已是看到此处茶肆,很快转了方向,径直而来。
赵明枝目力甚佳,距离尚远时便觉出对方十分眼熟,等彼处跑得近了,见得那两条赤膊在亮堂堂日光、明晃晃雪地、并有西北风寒风之中,着实打眼得很,脑中更是立刻想到一个人物来。
她当即转向李训道:“二哥,对面来的那一个是不是……”
话未说完,早听得远处马背上人大声叫道:“二哥!!”
那人一面叫,一面高高举起右臂,兴高采烈在半空中左右上下胡乱挥舞起来。
李训闻声回头。
对方先还只舞右手,见得李训回头,顿时放开缰绳,两手乱挥,只才舞了不多时,眼见另两匹马没了把控,竟是由领先变为渐渐落后半个马身,方才唬得连忙反身去捉后头缰绳。
他跑得一头一脸汗,很快到得赵、李两人面前,一个翻身便落下马,叫一声“店家”,扔了手中缰绳,自顾自提着马背上一只不大不小木箱走了过来。
来人正是卫承彦。
赵明枝准备起身同他打招呼。
只卫承彦动作同嘴都比她快,远远就把手中木箱扔在桌底地上,继而嚷道:“你们怎的跑得这么快,叫我紧赶慢赶一路,好容易才追得上来——马都跑废几匹!”
他先冲着李训叫一声“二哥”,又叫赵明枝,随即把那条凳往后拉了两把,一屁股坐下,老实不客气拎了面前茶壶给自己倒茶,急匆匆模样,简直恨不得拿壶嘴对自己嘴。
一口气喝了好几碗茶,道一声“渴死我了”,卫承彦复才从头到尾去打量赵明枝,问道:“你无事罢?听闻路上遇得贼匪,有没有伤到哪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