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珠柔 > 第16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61章(2 / 2)

她顿了顿,再道:“我自知参政所虑为何,只这样行事,也非一时冲动,其实心中早有权衡——两府若能依从,果然将陛下御容送来,于京中惶惶气氛作用极大,而若不能,于我也无什么损伤。”

“至于半路意外之事,当由蔡州禁卫护送,我只问一句:以此时京中景况,若不做半点事,一旦北面将有风吹草动,是否还能支应?”

她语气其实并无半点质问,便是问话也温和得很,但听在吕贤章耳中,却是句句都使他万分局促。

他掌京都府衙,耳目灵通,又岂会不知由裴雍领兵出城后,引发无数百姓自生不安。

只他此时权重位高,实在无多少可用之人,更无什么可用之法,一时之间,也只能坐视,干等北面消息。

眼下反逼得赵明枝这样一个明明该尊养深宫的公主出面来设法,当真又惭又愧。

尤其吕贤章再一细思,自家已经不是头一回出面劝说,认真论起来,嘴里口口声声都是为了公主名节、名声,可到得最后,偏偏不能拦阻对方半点。

而对方所做所为,无一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足,不得不做弥补。

如此想来,又怎能不使他局促?

赵明枝察言观色,也看出吕贤章窘迫,只微微一笑,荡开一句,安慰道:“虽说参政从不抱怨,我又岂会不知府衙辛苦,参政与一府官吏为朝辛劳,我虽不能出多少气力,总归姓赵,又怎能干坐?”

“今日所行所言,自是比不得诸君万一,不过竭尽人事罢了。”

“只究竟事出突然,总有疏忽的地方,后续若是生了干碍,还要参政帮着收拾一二……”

吕贤章纵使坐在交椅上,那椅座还铺了不知哪里来的棉垫子,屁股挨下去极软和,此时还是觉得手脚发木。

他心中酸苦之余,更有说不上的滋味,道:“都是微臣无能,才叫殿下这般,可……臣今日过来,实在并无半点推脱之意,更非那等……”

赵明枝颔首道:“参政之心有目共睹,从来不是那等只惜自身,不顾大局之人,已然无需解释。”

吕贤章一时语住,连喉咙都哽住,道:“微臣何德何能,竟叫殿下这般信用……”

他才品出酸苦,此时那苦味转变,竟有回甘,再难说话,虽是仍旧不敢去看赵明枝面容,可亲见裴雍既走,只剩自己与公主同守京城,难免又有侥幸。

在吕贤章想来,现在京中景况自然不甚好,但只要苦熬,有裴雍在北面御敌,再如何,将来便是拼却自己性命,多少也能为公主争取一二逃脱机会。

只形势不总尽如人意。

自裴雍领兵出城,未有几日,便生意外。

第189章 合宜

自裴雍领兵向东北而行,初时驻军与京城相距不过百里,可随着徐州方向消息逐日传来,一日三变。

狄人兵马一时在东,一时在西,一时在南,一时又在北,几乎各处州县时刻都有消息纷至沓来,或求援兵,或请弃城南退,或称前方多少里内探得狄兵影子,或惊报狄贼已在城下。

奏报先送京城,再经留守城中的吕贤章之手两下转递,一转蔡州、二转前线裴雍,两边转完,又因赵明枝身份特殊,少不得向她汇报一二。

站在赵明枝面前时,开始吕贤章还能做到先行分类、汇总、简单甄别真伪,最后才做呈报,只是时间逐渐往后,各方得的消息越多越杂,不仅如此,还几乎都彼此相左。

譬如前一日阜县送来急报,只说狄兵先锋领了三千精锐将临城下,沿途烧杀掳掠,另还遣使送信至城内,发出最后逼令:如若不降,后果自负。

此份奏报中狄兵先锋是为宗骨侄儿,名唤宗格。

然而次日凌晨,甚至才过丑时,又有应天府急脚替来报,只说宗骨右翼先锋已然挺近,领兵之人名叫宗格,是为狄帅之侄,带精锐五千,此时距离州城仅有数十里,急求援兵。

不独应天府、阜县两处,等到早间起来,银台司中奏报堆叠如山,其中涉及敌袭不计其数,哪怕义县这等偏僻之地都要来凑个热闹,仔细一数,十来份折子中都言称原本围堵蔡州的狄贼移兵之后,已至己方城下,领兵先锋不是他人,正是宗骨之侄宗格。

京都府衙里当差的官吏们早已疲于奔命,虽非有意怠慢军情,实在再无多余力气,只能简单收发,不能去做核查。

下头的根基一旦疏松,上头又怎能稳得了。

等各色奏报摆在案头,吕贤章更无功夫逐一翻查,初时只看放在层层累牍最上方,属下拟的归总汇报,当时还未察觉不对,等自己站到赵明枝面前,口中方才上奏,话说一半,究竟记性尚在,反应也快,已然自知起来,一时面色难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