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珠柔 > 第16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63章(1 / 2)

他本意是要督促裴雍,全无苛责殿下之意,谁想竟生出反效,也不敢再提此事,忙将手中木匣放下,说起正事来。

吕贤章条理分明,叙述也称得上详略得当,不多时便把四处汇集来的紧急奏报梳理了一遍,但其中绝大多数都不能由京城出任何决策,仍要转递蔡州。

赵明枝坐正倾听,全不置喙,只遇得不解之事时会做些发问——而这一回北面送来的战情中,不只宗格一人,已然再有更多矛盾之处,待要去做分辨。

吕贤章有些能答,有些不能答,本还想将不能答的权且记下,预备留待后查,只是赵明枝所问的东西越多,他神色就越局促,最后不得不道:“臣……力有不逮,当要先使人探查,才好晓得如何应对。”

“我也晓得京都府衙上下多有难处,更知参政不易。”赵明枝语气虽然平和如常,声音却比平常低上几分,听起来更显严肃,“京城毕竟位处前方,蔡州路远,更兼消息难通,若能由我处先做辨认,必定事半功倍,否则一来一回,再做传信……”

吕贤章又如何不知道其中要紧。

消息传回蔡州之后,十有八九还要发信过来再令探查,届时反复折腾,莫说择定战略,前线都不知变成什么样了,自然不能如此。

他羞惭于自身无能,虽不甘心,也只得道:“裴雍专于战事,又身居阵前,正好遣兵查探。”话至于此,忽的想起袖中奏章来。

“微臣来得匆忙,东面送来回折还未阅看。”

吕贤章一面说,一面将袖中折子取出,正要呈递,因见赵明枝摆手推拒,示意自己先看,便也不再推辞,低头翻看起来。

奏章方才粗粗拿着,好似挺厚,此刻仔细去看,才发觉原来是两本折子,分叙两桩事情,一为例行回报前线情况,其二则是回复前次问询宗格之事,写得甚是简单。

吕贤章只花了片刻功夫就扫完了,脸色更为勉强。

第191章 城门

赵明枝见他模样,正要相问,却见吕贤章将手中奏章合上,转手递给一旁黄门。

他好一会没有说话,半晌,方才拱手行了一礼,道:“军情无小事,朝廷文武南迁,京中少有长于战略战术的,殿下不妨遣使东行,问一问裴节度见地。”

这话他其实方才也说过,此刻不过略改了一下表述,听起来态度已经全然不同。

赵明枝接过黄门递来的折子,翻阅之后,倒是很快明白了吕贤章变化的原因。

裴雍送来的两份奏报文字简单,但内容全无敷衍,关于北面多处出现宗格所率部队那一份,开头便直接点出了其部真正位置,此外,后头还做了剖解,交代自己是如何甄别各处来信的。

譬如阜县奏报中洋洋洒洒两千余言,其中先描述狄兵凶残,又说阜县损失惨重,军民死伤无数,急要援兵,又要粮谷金银济民,再说贼将某年某月某日来信威胁官兵开城云云。

但阜县除却危机之外,并非全无温情,全县上下一心,富户出钱,贫民出力,俱是誓死守城。

这一篇急报虽不至于骈四俪六,但引经据典,结构得当,一眼望去,四平八稳之余,文笔的感染力十足。

然则在东面来的折子中,一口就判断阜县当无要紧战事,多半只有零星散兵,或是仅有小股部队路过。

赵明枝先看结论,再去看后头分析,一说阜县来信不尽不实,对其中所述狄兵兵力排布、数量都做了拆解,又对着舆图拆看阜县上下损伤,怎可能僻远之地死伤反而更多,例如其下某镇所辖不过三千余户,今次报死一千余人,报伤无数,且不论彼处距离大道路程多久,这许多人口,狄贼不过短短一日,如何杀得过来?

另又有一二三四各种例证。

宗格所现二十余处地方,东面虽未来得及逐个去做详细论证,只举了三四处,但见此分析,以之类推,已经足以说服于人。

而在奏章最后,裴雍又做自述,只说战场多变,未必明日遇得同样情况今日折中分析一样能用。

赵明枝将折子看完,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便道:“参政所言有理,京中而今统管后勤,援兵、粮秣、辎重,更有无数大小事项,又兼人手不足,实在难再抽出余力,另有前线核查毕竟也要时日,裴节度多年沙场,想来必有经验,便是其中稍有出入,两府自有能臣去做纠偏……”

又还亲递了梯子给吕贤章下台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