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珠柔 > 第16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67章(2 / 2)

***

前线回报不是作假。

这一厢赵明枝才又发出急信,再度催促蔡州将天子御容像快快送来,那一厢封丘、陈桥、期城几地都出现了成建制的敌军。

狄兵鬼祟藏匿,若说是做探哨,兵力又过多,若说是为先锋,兵卒又太少。

几处地方距离京城极近,不用两天,城中百姓便成惊弓之鸟,甚至有士兵凭借差岗之利,连夜出逃的。

吕贤章着令京都府衙狠抓了几回,又连同宋景壬领着城防军反复巡查,却也只能稍稍堵压,使人不至于太过明目张胆。

与此同时,城中派往兴仁府的探子还没有回来,才过一日,另一波送去前方的探子又有回报,居然是狄兵自东面而出,难以计数,将临河几处大寨接连攻陷,一面扎营,一面全无停歇,又望西极速奔袭而来。

乍然收到此番来信,吕贤章反复确认,只不敢信,急急带着手下进宫来报。

他见了赵明枝,先将情报回禀了,难得一回对自己安排的探哨所言做出质疑,道:“两边兵力相差虽大,但东面有黄河之险,又有那裴雍领兵扼守兴仁府——除非此人当真领兵降了,否则上万精锐,总能抵御一时,不至于叫狄人进得如此顺利,也不知其中究竟有什么蹊跷。”

到了此时,他反而不像从前紧张,还晓得安抚起赵明枝来,道:“城中早做过安排,城墙、城门、壕沟都重新修缮过,哪怕真有狄兵来临,只要不过万数精锐,官兵众志成城,定能坚守。”

赵明枝拿了奏报细看,全无半点侥幸,而是指着其中几行字道:“京畿多为平原,安坝、侗兴、定顺几个营寨却都是据高点而建,在宛亭、东明之间,其中守军多则两千有余,少也有一千余,坐拥山险,又得广济河、五丈两河助力,虽不至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绝非几支小队轻易能够攻下……”

她话未说完,已有银台司匆匆又来奉送急报,进得殿来,也不用人发问,行礼完毕,当即便道:“东明来报,狄兵两万已然攻下安坝、定顺两寨,正向侗兴攻打,不想被后方我军咬住,又做僵持,只狄兵少说有两万之数,我方兵衰马弱,至多三五千,恐怕未必能做效用,急请朝中救援。”

第197章 令牌

“只是东明一处有来信,其余地方暂时没有大队狄人兵马动向,是也不是?”

那黄门跑得一身是汗,被吕贤章如此一问,惶惶然道:“小的不知。”

吕贤章不再追问,低头把折子翻来覆去看,少顷向着赵明枝道:“东明此报未必可靠——狄兵如果真的有上万之数,一路南下,又怎会全无动静……”

然则话才说到一半,他脸面一僵,犹如被人擎住了脖子,竟是再不能往下继续。

——这一阵消息自八面而来,东南西北中,哪里报的不是当地来了数万狄兵?

只是京中难做分辨,索性全不理会罢了。

今次东明距离京城如此之近,敢说狄兵两万,便是没有过万,也得三五千之数。

贼子就在卧榻之侧,犹如一众鬣狗在头边龇牙,口水掉落时都能滴到脸上,更有臭味扑鼻,谁人会不紧张?

但眼下京中又剩几个兵?

想到裴雍领了数千精锐东去,此刻遇事却半点用处也无,狄人都兵临城下了,他还不知在哪里装死,吕贤章便怒从中来。

他有心要骂,却又担心提得多了,反使面前人尴尬,只好把话憋了回去,岔开再道:“殿下不急忧心,待臣再遣人去探问。”

语毕,少不得又解释几句,说了兵卒排布,再说募兵安排,粮秣筹措等等。

赵明枝隐约觉得哪里不对,不由得问道:“狄兵来得这样仓促,沿途县镇来不来得及疏散百姓?”

“一时的确顾及不到。”吕贤章道,“臣定当尽快督促地方衙门,着其及早处置。”

对于衙署中的具体庶务,赵明枝素来极少插手,但她近日听看众人言行,又见吕贤章如此反应,便知上下人等并不十分紧急,如若听之任之,恐怕后果难负。

此处殿中置有舆图,她索性上前而去,寻了京畿两路仔细辨看,一面着重斟酌,一面对吕贤章旧话重提道:“我非武将,也不知兵事,但沿路百姓常有南下逃生的,都要腾挪疏散,而今青壮俱少,多为老弱病残,难免行得慢,是不是得设法争取一二时间?”

她指着舆图上京城往东明方向,问道:“哪怕不能得胜,总该且战且退,在两地之间取其中一处作为缓冲罢?难道竟叫狄人长驱直入?”

吕贤章躬身道:“下官这便召集人马,详做商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