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知进退,总要治一下他才是。
他挺直背脊,低头行礼道:“陛下何出此言?”
赵弘听闻张异这一句,又见他全不在意模样,心头火气甚至比起被对面人辩斥教训更大,不免竭力呼道:“张相公,究竟谁人说话算数?到底你是天子,还是我是天子?!”
他气急之下,说话已经无法过脑。
赵明枝闻言心中大跳,忙将弟弟重重拉了一下,口中小声提醒道:“陛下!”
而张异终于色变,道:“陛下看来,老臣今日行事是为篡位夺权么?!”
他口中说着,伸手把那幞头摘下,转身便在殿中扫看,见得其中一根大柱,将幞头随地一扔,口中喝道:“微臣之心,天地可鉴,天日昭昭!”
一面喊着,一面侧身便要向前撞去。
两处距离尚远,他行动间算不上极快,左右又都是黄门侍从,不远处还有满地言官大臣,更莫说几步之遥,赵明枝便睁眼看着,又怎会教他当真撞了柱,先喊一声离得最近王署,手中放开赵弘,已是大步上前,探手抓去。
殿中、殿外顿时次第响起无数倒吸气声。
而赵弘更是呆立当场,俨然已经吓傻。
就在如此当口,一片混乱当中,远处却有一人朝着此处狂奔跑来,行至近前,眼见如此情况,却是进退不得,犹豫几息,终于还是上前叫道:“陛……陛下!前线……前线大捷!!京兆府路节度使裴雍有本奏来!!”
第224章 大捷
黄门本就声音尖利,立时压过其余嘈杂声。
张异本要撞柱,已为左右拉住,正在大力挣扎,闻听此言,连动弹也不会,只拼命望向门边,厉声喝问道:“你说什么?”
那黄门被吓了一跳,但见场中满地言官,又见被禁卫、黄门拖曳的张异,更转头又看到不远处赵明枝同赵弘,便将手中折子举了起来,口中大声道:“陛下!好叫陛下知晓,前线大捷,狄兵俱退,我军已光复徐州、东平、大名府,益都虽有一二散兵,却已不成气候——狄人兵马大元帅宗茂阵中身亡……”
“什么?!”
张异声音急切,表情甚至有些可怖。
那黄门被骇得直咽口水,但一抬头,只见当今公主正直直看向自己,小皇帝赵弘更是瞪大了双眼,一双眼睛兔子一样,红红的,比对边上张异,又想了想自己月银究竟从何而来,住的屋子又是谁人做主出资修建,更想着如若今次入了公主、天子的眼,将来可能好处,一狠心,牙一咬,已是再叫道:“狄人兵马大元帅宗茂阵中身亡——贼子头颅已被割下,正往京城送来,早则今晚,迟则明日,便能送达!”
他连着喊了两遍,使得场中人人看了过去,一时寂静非常。
赵明枝手中还扶着弟弟胳膊,此时却觉得莫名足下一软,好似陷入泥淖里,又像踩在云端,那心脏更是飘忽忽的,半晌不能落地,本来是搀扶那个,现在反倒要借赵弘之力,才能勉强站稳。
张异喝问道:“哪里来的战报?!何人送的折子?大名府可有奏报送来?走马承受董建证言何在?!”
又道:“如若只是裴雍所发,其人言语不能轻信!”
他一问高过一问,虽好似几个问题问得不甚相关,可场中人人皆知这句句都是对捷报发出质疑。
张异也根本无意掩饰自己的质疑。
他此时顾不得撞柱自证,以表清白,以逼天子,只盯着那小黄门手中一包东西,转头向赵弘行了一礼,道:“陛下,前线多日未有确切奏报传来,便是朝廷派遣探使送回的也全是外围消息,怎的一日之间,便有如此大捷?当要小心求证,若非确实之事,朝中又信以为真,只怕后果难以收拾!”
听得那黄门喊出“大捷”二字时,赵弘便觉自己魂儿一下子就回了位,那胸也不闷了,头也不痛了,眼前金星更是不见,好似一下子四处天亮了一般,连呼吸时候空气都更带着一股子清爽意思,此刻自然不爱听张异叽叽歪歪不知说的什么难听话,伸手便冲着那黄门道:“折子在哪里?快快呈上来!”
对方跪在地上,听闻此言,也不起身,见无几步路,索性托着手中包袱膝行过来。
赵弘伸手便抓过。
包袱约有大半尺高,成人两掌宽,以赵弘臂力单手其实拿不太动,他又揪着上头绳结,一下子没有抓稳,便把外头布帛拉开,里头数十本折子跌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