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现在,我喜欢昨晚你在床上时而清醒反抗,时而迷乱放荡的样子。”
“清醒?我现在不清醒吗?”
“虽然你是我的专属魅魔,但是让你恢复清醒,知道亲手杀了老子,多少有点过分,所以你还是迷糊着吧。”
“敏敏不迷糊,敏敏很清醒。”
马儿在下面颠簸,她却像一条水蛇一样缠住楚平生,紧贴他的侧脸,在耳边吹气如兰。
“行了,安分点,到了平定州再陪你玩儿。”
“嗯,那好吧……”
楚平生一边骑马,一边寻思,这样一来,察罕帖木儿一死,汝阳王府和孛罗帖木儿冲突必然加剧,只要自己操作得当,元庭衰退速度会很快,朱元璋和徐达是死了,但是他还有韩山童,徐寿辉,刘福通等人可用,正好自己有武穆遗书在手,也能学学骑马打仗的知识。
三个多月后。
终南山,活死人墓。
一个个身着明教服饰的人由里面走出,肩上扛着各种各样的器具,有枪头系着红缨的长枪,也有闪亮的铁钺,还有成箱的大刀和甲胄。
“这古墓是怎么回事?下面又深又大,藏着许多武器装备不说,而且保养得极好,瞧这刀,基本不需要打磨,直接拿来用就行。”一名身着明教服饰的男子说道。
后方同伴说道:“是啊,有了这些武器,抗元大业就又进一步了。”
前边脖子上系着红围巾,看起来是头目的人说道:“我听说这座古墓是南宋时期全真教掌教王重阳为抗金所建。”
中间的人说道:“原来是这样,那里面屯有兵器甲胄就说得过去了。”
最后面那人叹了口气:“重阳真人矢志抗金,怎料后世子孙直接投元了,如果他泉下有知,会不会气活过来?”
“不肖子孙啊,不肖子孙……”
“你们在那边嘀咕什么呢?还不快搬。”
这时一个身着粗布衣,长臂及膝的男子朝几人一瞪眼,唬得他们不敢多言,赶紧加快脚步,将那些武器装备放到前面的马车上。
“咦。”
便在这时,他注意到一只满身白毛的老猿化作一道飞影,在树林间跳跃远去,下面身负长剑的男子又吩咐周颠几句后朝活死人墓入口走来。
第259章 卷末-杨萧琴篇
“楚帮主。”
“常兄。”
“……”
“怎么了?常兄可是有话讲?”
常遇春踌躇片刻说道:“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楚平生笑着说道:“五年前,蝴蝶谷西南五十里处,威远镖局押镖队。”
这三个关键词一出,常遇春恍然大悟,两手一拍,啪得一声脆响:“嗨,我说怎么看怎么眼熟呢,当年那个帮我解决了追兵的骑驴侠客原来是你,当年的事……一直没有机会道谢。”
“这种事需要道谢吗?”
“也是。”
常遇春想了想,从楚平生是明教教主夫君的身份讲,他帮义军抗元算是份内之事。
“行了,我还有点事要处理,有时间一起喝酒。”楚平生与他作别,进活死人墓去找杨萧琴了。
常遇春看着一闪而逝的背影面露沉思。
“除了五年前蝴蝶谷西南的事,他的声音……怎么跟冀宁路埋伏察罕帖木儿时那个渔翁得利的元军将领很像?”
当时他被重物击晕过去,失去意识前曾隐隐约约听到察罕帖木儿与来人的对话。
如果那人是他的话……
常遇春不由得打个寒噤。
应该不会吧,如果是的话,那就太可怕了。
与此同时,楚平生七拐八拐,走错三个房间后终于来到新婚妻子的石室。
正对石门的是寒玉床,旁边放了两个黄绸坐垫,再过去是一张石桌,杨萧琴轻挽袖口,玉手捉笔,正聚精会神写着什么,似乎没有注意他的到来。
楚平生走过去,从后面揽住她的腰。
“在写什么?”
杨萧琴偏头看了他一眼,朝石桌上的宣纸努努嘴,楚平生低头一瞧,却是苏轼的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内容写到一半被他打断了。
“有点意思,记得我娘说过,当年我爹给我取名时随手一翻,翻到了这首词,便选了其中的‘平生’二字做我的名字。”
杨萧琴微微一笑:“外面那些人……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快了,再有半个时辰应该就能搬空了。”楚平生说道:“我知道重阳真人在活死人墓藏了许多武器装备,却没想到数量如此之多,有了它们,义军的战斗力将获得极大提升,元庭离败亡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