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诸天:我的技能不正经 > 诸天:我的技能不正经 第42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诸天:我的技能不正经 第421节(1 / 2)

“以为什么?以为我练功走火入魔,怕爹怪罪你们?”

俩人闻言一愣,图安结结巴巴说道:“公子……这……我们俩刚才的谈话……公子……是怎么……知道的?”

“你们两个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用屁股想都知道你们在纠结什么。”

“公子,我们两个是真的……”

“少废话,赶紧去给我弄点吃的。”

“我这就去通知厨房做饭。”

金安麻溜儿地跑了,留下性子比较直的图安,搔了半天头皮,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公子,你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那什么长生诀……是不是练成了?这个真能长生不老吗?”

“还能不孕不育呢。”

“不孕不育?那不是要练成太监了?公子,这咱可不能练了,大人如果知道你练这个,肯定会很生气的。”

楚平生没好气地道:“少废话,去通知彩月和淑雅准备一下,吃完饭后,帮我沐浴更衣。”

“好的,公子。”

图安恭声应是,去后院寻人了。

……

晋阳城一切如常。

当然,只是看似一切如常。

实际街上多了不少陌生面孔,不过这些人还算老实,只是在客栈住下,未做出格举止,因为李世民在柴府周围安插了大批士兵,柴家的护卫也都是武艺精湛的好手,寻常高手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动手偷书。

李家方面,因为寇仲与徐子陵的帮助,杨广限时交付的三十万两税银一分不差地被送去江都。

结合江湖传言,宇文化及父子很快便理清了其中的逻辑,知道是寇仲、徐子陵二人以长生诀从柴绍手里换到三十万两白银,解了李家的难题。

一计不成,宇文化及又生一计,撺掇杨广“削藩”,以此来削弱晋阳李家的兵力,同时给钜鹿郡公柴慎下旨,命其将长生诀敬献皇帝。

楚平生对此一无所知,这些天来他一直呆在自己的房间练功。

双龙、宇文化及、婠婠、师妃暄这些人也就算了,像邪王石之轩、天刀宋缺散人宁道奇这一级有可能触摸破碎虚空门槛的宗师级高手,他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忌惮的,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将长生诀练至大成,这样更有把握完成主线任务。

第498章 李二,你这叫自掘坟墓

既然要做魔王,那肯定要把邪王踩在脚底下,而佛门与道门的人明显不会坐视他在武林乱来,跟宁道奇和宋缺这两个舔狗的战斗自然无法避免。

又过数日,上丹田的品红真气越来越浓,内视之下几乎呈现水流一样的波动时,楚平生只觉神魂一震,竟似离窍而出,进入一处神秘所在。

幽暗的石洞里荡漾着一种非常古怪的能量,能量的尽头是一颗色泽金黄,隐有光辉流转的珠子,放置珠子的祭台对面是一条玄武石长道,长道那边坚冰耸立,透过微弱的光照可以看到一张颇有几分儒雅气质的中年男子的面孔。

“这应该是邪王墓的情况。”

楚平生没有惊讶,因为双龙曾多次通过金丝甲上附着的邪帝舍利能量窥探到邪王墓的情况,他也有此遭遇实属正常。

邪帝舍利么……

这个还是得拿一拿的,毕竟黄易武侠四大奇书中《长生诀》和《慈航剑典》都无破碎虚空的先例,而《战神图录》只闻其名,不见实物,据说藏于战神殿内,可战神殿在哪,怎么去,楚平生毫无头绪,只知道每七十年会出现一次。

除四大奇书之首的《战神图录》外,有破碎虚空实例的就是《天魔策》里的道心种魔大法了,黄易武侠中,向雨田,庞斑、龙鹰都是以这套功法破碎虚空的。其中向雨田就是在邪帝舍利的帮助下未历太多磨难便神功大成。

这些念头解释起来慢,实际转得很快,不过楚平生还是因为短暂的分心而神魂归体,邪王墓中的景象跟着消失无踪,可让他意外的是,他又“看“到另一幅画面。

唐国公府一间书房内,身穿便服,散着头发,看起来有些随意的李二公子微微偏身坐在扶手几乎盘出包浆的红木圈椅上,正在同一个背门而立的人谈话。

“柴绍最近一直在闭关修练长生诀?”

“没错。”

“难不成他也能修炼长生诀?进度怎样?”

“这个……不知道,柴绍不让任何人进入房间,饭菜都是送到门口。”

“他有没有变得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武功进步飞速什么的?”

“小的没见。”

“也是,这才不到半月,就算柴绍能参悟出一点东西,也没可能练出名堂。”

“二公子,有一个情况……”

“别吞吞吐吐的,说。”

“之前柴绍由成平湖回来,曾让小的去书房收拾断成两截的金丝楠书案,看切口平整光滑,应该是利器所致,可当时他手里既无刀也无剑。”

“这就奇怪了。”

李世民眉头深锁,做沉思状,手指不断地敲打椅子扶手,好一阵子才清醒过来,挥挥手:“你先回去吧,密切注意柴绍的情况,如有异动立即回报。还有,小心点儿,别被柴家的人发现了。”

“是。”

那人应声转身,往外面走去。

楚平生终于看到了这个向李世民通风报信的人的脸,怪不得他觉得声音好生熟悉,原来细作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伴读书童金安。

仔细想想这也正常,瓦岗寨的二当家李密和大当家翟让这种有过命交情的人都要相互提防,安插眼线,何况是李家和柴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