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诸天:我的技能不正经 > 诸天:我的技能不正经 第6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诸天:我的技能不正经 第641节(1 / 2)

……

龙虎山被灭道统,顾剑棠身死,李淳罡道消,林青剑斩天门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江湖,天下习武之人哗然。

陵州城的战斗,春神湖的战斗,襄樊城的战斗,在那些武夫看来,林青一直是仰仗火麒麟和大雕,战绩基本上是两只灵兽的,直至阳春城一战,刀圣齐炼华被筑京观,他们才开始正视林青的实力,然而因为齐炼华近二十年没露面,很多人对他的用刀实力表示怀疑,毕竟顾剑棠才是公认的用刀第一人。

直至龙虎山一战的细节被逃亡道士曝光,那些江湖客才惊恐地发现,离阳用刀第一人,官拜龙阳将军,上柱国的顾剑棠,连林青的马夫都没打过,便把小命交代在龙虎山了。

对比以武为尊的江湖,普通人更关注燕刺王的情况,据传战斗结束后,龙宫高手在龙虎山寻了整整两天,才找到了那对父子的脑袋,身子已被山中野兽啃得只剩骨头,场面比被仙宫坠物砸死的士兵还惨。

堂堂燕刺王,在南疆堪称至尊的存在,领十万精兵去围杀林青,最后落得大军死伤过半,父子二人身首异处葬身兽腹的下场。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的离阳赵家明星人物,就这么被林青屠了?再加上靖安王父子和清城王那个水货,只王爷就杀掉三个了,那行走两辆马车,带着几个女人的家伙,是真的在造反路上越走越远啊。

龙虎山一战的热度还没消退,天下第二王仙芝邀战林青的消息又点爆江湖舆论。从陵州到武当,从青州到龙虎山,都是北椋王徐骁与朝廷在同林青角力,如今就连一直保持中立,号称雄霸江湖一甲子的王仙芝也坐不住了,加入到针对林青的围攻中。有上阴学宫的长者感叹,那小子跳来跳去,最后得偿所愿,真的成了众矢之的。都知道武帝城里的王仙芝是无敌的,于新郎的战书不是不能接,换个地点比啊,去武帝城交手,那不是自寻死路么。

总之整个江湖一片沸腾,有条件又不怕死的,尤其是东越道、江南道、南疆道的武者,先后踏上征程,向位于大陆最东端的武帝城进发。

冬去春来,江南道神武城外鲜花盛开,熏风暖怀。一个两鬓生白,留着稀疏小胡子的中年男子与后方故人道别,走到绑有一截鲜艳的桃花枝和一个酸枝木做的两尺木盒的黑驴旁边,翻身上驴,向后倒骑,又冲城门口殷殷目送的故人拱了拱手,任由那头并不健壮的毛驴迈动四蹄,晃晃悠悠,一颤一颤地朝前东方走去。

琅琊郡,两禅寺外,一白衣僧人走出已经多年不曾粉刷,落了许多岁月斑驳的寺院后门,听到墙头有小和尚咯咯笑,捡起地上一粒小石子作势要丢,唬得那小和尚大叫“师父你犯了嗔戒,罪过罪过”,话音一落便被什么人拉下墙头,摔个马趴,然后是一连串诸如“笨南北,臭南北,傻南北”的童音。

白衣僧人打量一眼东南,原本柔和的眉眼向下一沉,金刚怒目,气势自生,一步踏出便在数丈开外,风扑打着白色僧袍,飞扬乱舞,僧鞋下方黄尘一卷,飘向西北,白衣僧人的身影就这么消失了,只听到寺庙传来哎呀,哎呀的呼痛声。

剑州,与徽山一江之隔的龙虎山。此时的龙虎山已无往日风采,到处是残垣断壁,过火林田,崩塌的山石岩体,偶有风吹来,阵阵生寒,往人脖颈钻,这道教祖庭,天师显灵地,竟笼罩着一股化不开的阴邪煞气。

太阳躲进云层,再出来时,斩魔台的废墟上多了个高大魁梧的老者,虽白却浓的头发不冠不束,非常随便地披在身后,风一吹根根飘起,配上缺了一臂的上半身,彷如魔头重入人间。

却见他踩着破碎的石块在斩魔台走了一圈,摸摸只剩“虎”字的巨石缺口,捡起一把断剑细细观察,又看看远方干涸的龙池,瞄过老徐与顾剑棠拼招,曾滴过血的山峰,张口一喷,吐赤剑一把,空中盘旋片刻,定格在楚平生当时与李淳罡对剑的区域,冷哼一声,沾着油渍的破衣袖向后一甩,跳上天空,踏剑远行。

第769章 武帝城有规矩,我有剑

与此同时,歙江以南,与北方大陆隔海相望的观音岛上,一位身材高挑,身着白色纱衣,手持青柄拂尘的女子走出香烟缭绕的大殿,顺着汉白玉长阶一步一步下行,走了很久,走到前广场盛开着朵朵青莲的池塘边,把拂尘一甩,伸出可比妙龄女子白净的手,向前虚按,莹莹白光浮现。

池塘的莲叶下也有莹莹白光生成,似在呼应她的术,越升越高,最终冲破荷叶,化为一道白虹落入披纱女子掌心,此物看起来形同一个方方正正的白玉八角盒,中间注水,水中荡漾一弯明月,奇怪的是,任由她如何晃,盒子里的水竟无一丝泄露,最后被她揣进衣袖中。

“我离开后,你们需好好照看宗门。”

“是。”

石阶前面站的两名女弟子垂首答应。

披纱女子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看向山下,足尖轻点,御风而起,朝着广场边缘可见的泊船码头飞去。

而位于广陵江北,竦州境内一片大山中心云雾缭绕,经年不歇的盆地内,一个穿着紫色宽袍,头发胡子眉毛皆白的的百岁老者负手远望前方一座山峰,这位于盆地中心,被山岚云雾遮蔽的山上插着各式各样的剑,短的如匕首,长者及半枪,有厚比板材的宽刃剑,也有风一吹便左右摇晃的软剑,一眼望去密密麻麻,星罗棋布。

“徐凤年动身了?”

“是,赫连剑痴传来消息,徐凤年不仅伤势痊愈,而且修为更进一步,已经跻身天象境,如今踏上行程,往东越道去了。”后方走来的一个脸生剑疤的中年男子抱拳说道。

老者又问:“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

老者定定地看了葬剑山一阵,重重地叹了口气:“趁着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走吧,去武帝城。”

“邓太阿会去吗?”

“应该会吧。”

脸上有剑疤的中年男子没再说话,同样定定地看了葬剑山几眼,跟在老者后面,朝出谷小路所在的方向走去。

……

太安城,北椋王府内。

清光照破窗纱,洒下一片白,让榻几上的黑子油亮,白子愈白。穿着常服的徐骁右手食指与中指捏着一枚白子,皱眉打量复杂的棋局,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棋盘那边盘坐着一个穿黑衣的老和尚,头剃得干干净净,白须及胸,等了半天不见徐骁落子,稍作沉吟说道:“我还当你真不在意龙虎山发生的事,这心乱了,下棋就不在状态。”

“……”

徐骁挑着右眼,耷拉着左眼,瞥了离阳国师,也是他的老友杨太岁一眼,把指间夹的白子收回掌心。

“我要是你,早就弃子认输了。”

“那不行,输人不输阵。”

杨太岁摇了摇头:“输得太难看总是不好的。”

“哦,我弃子投降,你就能赢了?”

徐骁突然伸手,袖子一挥,把棋盘上的黑子和白子全扫下去,一脸得意地道:“瞧见没有,我不跟你玩了,你还怎么赢?”

“你这……”

杨太岁拿手点了点他,十分无语。

徐骁志得意满地笑了。

杨太岁忽然转移话题道:“我听说你儿子去了武帝城。”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