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大概是整个家族都跟冥道走的太近,他的小孙子一出生心脏就蕴藏着冥道的力量,从小就体弱多病,随着年纪的增长更是愈发虚弱下去,眼瞅着就时日无多。
他带着孙子,远离京都故友举家搬到出云,就是因为这里的气候更适合孙子调养身体。
治好孙子这件事几乎成了他后半生的执念。
他离开京都之前,觉慧也曾劝过他,人活到这个岁数总该看开一点。
再者,他浸淫冥道多年,生离死别是惯常见到的事,怎么自己身在局中反而看不透,不肯放手
澄泰这个暴脾气,当时就差点和觉慧割袍断义,被拦下来又骂他这个老匹夫,刀子不割到自己身上不觉得肉疼。
两个人就此算是割袍断义,已经许多年没有信件往来了。要不是这次觉慧亲自写信求助,他们俩或许还不会恢复通信。
不过觉慧那老东西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他给自己寄信的动作都被别人全部提前算到了,甚至还早早跟自己打好了招呼。
澄泰叫下人来取信的时候犹豫了一刻,他知道,自己这封信寄出去之后绝对能引起老友的兴趣,让对方下定决心踏进这场风波。
老友和他差不多同岁,也到了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这次平安京的风波,是一场会让觉慧晚节不保乃至于粉身碎骨的龙卷风。
他不该把对方引进来。
但是孙子的声音又从黑黑的房间里传了出来。
孩子的声音里满都是稚嫩的向往, 爷爷,我终于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吗
听保姆的小儿子说,外面能看见出云的山,青色的山尖还能看见飘渺的云雾,和我梦里罩在爷爷身上一样的雾。
澄泰的眼泪控制不住涌了出来,老人死死压抑着自己啜泣的声音,不肯让屋里躺在棉被里的孙子听到他的脆弱。
他本来已经做好了在最后的日子陪着孙子走完这些病痛,然后亲手用冥道的力量杀死自己的准备。
这样至少在前往冥土的路上爷孙俩还能做个伴。
不过这种念头现在再也不需要了!
感谢上苍,澄泰头一次这么感谢虚无缥缈的运气,感谢上苍让他遇见了银古和虫,给了他的孙子一次能够平衡冥道和生命之力的机会。
他当时对虫的力量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有怀疑,于是在银古的邀请之下亲自走了一遭荆棘之路,出来之后他就打消了自己的疑虑。
澄泰跟死亡打过太多次交道,因而对生的力量的理解也远超过世界上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