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之前的阴沉,贝尔蒂重燃激奋,连追两球,直接挽回赛点,比分来到6:6。
优势一扫而空,杨修压力加重。
换场时,
“你感受过吗?”贝尔蒂突然开口,“存在感,完全被人抹杀?”
杨修斜眸看他。
“用尽最大的努力,固执而倔强地,在朦朦胧胧的蜃楼里奔跑。
迷失徘徊在庸碌无能的牢笼中,感受着命运从未停歇的捉弄。
那种努力握住虚妄的空气,无力感。
俨如笑柄一般,笨拙地挣扎。”
搁这跟我写诗呢?
杨修鼻头微蹙。
“我有过,所以这场比赛,我赢定了。”你的存在感,将被我谋杀。
比惨啊?
杨修眉一挑,忽又想起面前这位选手的哥哥,外界的兄弟宿命论报道,脑波倒是新奇的,和对方点到一起,
“兄弟,听我一句劝,做人别太虚荣,只想听赞美声。不要被他人的成功所动摇。”
好话暖人心,杨修微微颔首,自己可真是烂好心,这可是对抗路的大忌。
贝尔蒂冷厉的眸子刺了过去,“浅薄的家伙,根本什么都不懂!
那种因为顶级天赋的存在,身边人的存在感变得稀薄。“而渐感绝望,贴在身上的无能标签,仿佛永远也甩不开的阴霾。
……杨修哑然。
他为眼前贝尔蒂的狂怒,恨透天赋狗的姿态感到奇妙。
可,能站在世界舞台上,难道不也天赋狗的一员?
擦身而过时,杨修微微侧目。
是自己不懂吗?
或许吧。
竞争意识是生来就有的。
主观感知到,或是被身边人寄予的上进概念。
‘别人家的孩子’,是对家长而言,很好的一个激励手段。
他们乐此不疲。
杨修很优秀,可天下父母,对于孩子进取的上限,是无底洞。
因而他身边还有更高级别的‘别人家的孩子’。
那是位,闪闪发光的天之骄子。
是他的搭档,大他三岁的表哥,岑风。
杨修14岁之前,其实是打双打比赛。这位岑风表哥,毫不夸张地讲,是杨修网球道路的引领者,他如今的球风,很大受其影响。
岑风是当年,华国网坛寄予厚望的天才,冉冉升起的新星。
不少业内人士断定,但凡岑风走男单道路,必能改变华国男单弱势局面。
身侧有岑风这么一位惊才绝艳的搭档,杨修是有过压力,有过抵触,有过一争高低的决心。
作为双打搭档,他永远不是球场中,最闪耀的那个。
可后来,长大了,懂事后,杨修却明白了,
【向上看是无止境的苦恼,向下看会发现前进的路。】
与其活在他人的阴影下,羡慕他人的成功,比较他人的关环中,还不如打磨自己的光芒,踏上自我实现的旅程。
只是,长大的代价太大了。
似乎只有遭逢巨变,人才会瞬间成长。
困厄苦难,总是来得毫无预兆。
四年前,杨修和岑风参加了美国阿拉斯加州比赛。
夜晚,因着打赌输了,岑风去到酒店附近的便利店买宵夜,却遭遇抢劫,腹部被子弹击穿。
尽管及时抢救了过来,但腰部的神经受到了伤害。
网坛天之骄子,自此云端跌落。
这么一位澄澈玉宇的少年,他的成就,停留在17岁那年。
生活还要继续,
岑风退役了。
杨修改了单打。
改了单打的杨修处处不适,他有太多的空挡。
从前,有岑风表哥查缺补漏,作为双打里的核心,坚实后盾,表哥总能冷静组织各种战术。
如今,一个人的赛场,不安与压力,快要将他吞噬。
在一次次的赛场里,努力地想着,这球如果是岑风,一定会是很好的抓住机会,截击对手弱侧。
这种思考,就像是无声的鼓励,让杨修不安的内心,一瞬间坚定了下来。
他一步步模仿着岑风的战术对策,与自身的技术,逐渐融为一体,
成为那个善于变线变速,
能够根据战局灵活调整战术,
itf青少年排名26名的“战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