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56章(1 / 2)

“你们嘴上说着坏消息,可我听你们的语气像是在幸灾乐祸。”

幸灾乐祸?

何止,大部分人在得知“死神存在”时,震惊过后就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不为别的,就为“钱权无所不能”的价值观被“死亡”打破,上位者制定的成功规则也被“死亡”推翻。

亿万富翁也好,流浪人员也罢,至少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在镰刀之下没有高低贵贱。

“我们选择不了出生,也阻止不了死亡,可我们至少学会了一点,每个人的终点站都是一致的。结局已定,那么结局还重要吗?”

“不重要了,过程才重要。”

“去活出你想要的人生,去体验你想要的经历,去感知‘活着’的感觉,去拥抱你的内在,去走上你想走的路。”

“去爱,去拥抱,去看日出,去风中奔跑。跳出别人的议论,跳出自设的框架,把那些让你心烦意乱的声音抛在脑后,然后拼尽全力地奔向你自己。”

“去旷野上做一阵自由的风吧,在死神来敲门之前。”

街头的大屏幕上播放着鼓舞人心的演讲,艺术家、诗人、哲学家围绕着“死亡”议题展开讨论,阐述着“人活一世,从心重要”的理念。

从高校论坛到教授作业,从电视采访到学者辩论,人们只觉得“死亡”这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从未如此清晰过,它被明明白白地放上桌案剖析,被归为终生教育的一部分,也成了每个人应该坦然接受的人生课题。

当人类不再避讳死亡,死亡就不会再给人带来恐惧。

而失去对死的恐惧,生活中似乎没什么坎过不去。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辞职”成了大部分人做下的选择。

他们有的远足,有的休息,有的做起了自营店,有的开起了画室,就像花绽放了各自的美,生命也盛放出不同的样子。

“我以前总想着等我攒够钱就好了,等我瘦下来新生活就开始了。我可以去旅游写生,大方地结交新朋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总觉得到了那一刻人生才属于我自己。”

“可我错了,旅游写生,好好休息是我现在也能做的事。”

“不用等攒够钱,不用等瘦下来,我现在就可以出发,去交新朋友,过我想要的生活。只要我活着,活着的每天都属于我,我能安排每天怎么过,不是吗?”

当三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人类的精神面貌总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向好的是想开了,活在当下,拥抱人生。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开,比如宗教人士变得偏执,科学家逐渐怀疑人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仰宗教,他们认为既然死神存在,那么上帝、天使和恶魔也是存在的。

这么一来,传说故事都是真的,祭祀仪式也是真的,依靠献祭和法阵能召唤出什么也是真的!

是真的,要不要试试呢?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尚能分辨真伪,理性看待神学,认为超自然生命存在自有其道理,既然大家共处一个世界,井水不犯河水就行。

可在一些极端人士眼中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长期处于被忽视、被排斥的边缘化境地,一朝发现世上有“超自然生命”,而自己信奉的神学有了依据,哪能放过这次“崛起”的机会?

他们的精神变得亢奋,整天神神叨叨,搞起了巫术和集会,拉帮结派,还在生活的社区中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这“人上人”的滋味来得突然又非常美妙,很快扭曲了他们的心智,前后不过几周,这些人因为强行给活人放血祭祀而被逮捕,判了重刑。

偏偏他们不依不挠,还在监狱中画倒五芒星,每晚做着仪式,把自己的一生系在神秘力量对他们的青睐上。

他们渴望自己与众不同,可做出的每一件事都与“正常”背道而驰。

而与这类“弄丢人生”的人相似又不同的是,人群中出了一批不要命的作死派。

他们不是想得开,而是想得太开。

在“横竖都是死,不如疯一把”的观念里,他们有的高空跳伞,有的楼顶跑酷,有的潜入未知水域探险,有的玩起了滑翔,还有的跑去非洲大草原挼狮子……

可以说,作为世界上最会作死的生物,他们在死神“罢工”之后依旧死得千奇百怪、数量具足,并不影响整体的死亡率。

所以,当个死神何必那么忙,躺平不也有业绩吗?

*

大事件的落幕往往伴随着长时间、多领域的持续动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