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dot
将军,果真如你所料,章邯真的是要对其他起义军分而击破。
思央带着大白,骑着乌骓马回来后,就先得到一则新的消息。
秦军在葫芦谷阵地被项羽挫败,章邯侥幸逃了条性命后,也没有就此不振,回头就另想了个计策。
既然动不了项羽,那就捡软柿子捏。
章邯想要将起义军各个击破。思央点了点头:倒也不意外,只是这样一来的话,起义军为保全自身,就会互相结盟。
项羽军势最大,应该都会向他去投靠。夏侯婴道:这样一来的话,他的势力更大,我们怎么更他斗,或者说我们
诶。萧何站出来,目光扫过众人后,在思央的注视下微微一笑后道:难道诸位忘了,我们砀军也不必项羽差,起义军未必不会来投靠我们。
这话说的一点不错。
接下来的发展,也证明萧何所说确是事实。
山东的彭越大将军,率先领着军马来投靠结盟。
再之后是张耳陈余等小起义军。
不过项羽那边也不逞多让。燕王臧荼、魏王魏豹、齐王田都等都纷纷去投。
总的来说,去投项羽的人数还是占据更多,且都是纷纷打着复国的诸侯,军队比其他民间起义军更强盛。
萧何等人接到消息都担心,自己这方比不上项羽的话,实力相差悬殊,很可能到最后会被迫投向项羽。
将军,你要找的人,我们找到了。
在夏侯婴和萧何一筹莫展,想着不是要去为砀军拉拉旗号的时候,曹参回来了,同时还得到个他们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楚国灭亡之后,楚国王族,杀的杀,逃的逃,逃到民间的王室颠沛流离,没几个真正存活下来,被找到后更是直接斩杀。
诸侯起义军投靠项羽,项羽本可直接称帝,带领诸侯们直接杀到咸阳,执掌天下,可是他没有,倒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后,他叔父项梁也曾任楚国大臣,并且忠心耿耿,如果他称帝,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范增要他暂缓称帝,找到楚国王族后人,辅佐他为王,自己暂居其下,此举一可得民望,而是以防有人打着勤王的旗号,讨伐他谋朝篡位。
等到时机成熟,一个占据帝位的傀儡,就看项羽怎么来安排。
据实来说,吕雉也是楚国遗民,包括萧何樊哙等人,皆是。
思央的砀军并非是如项羽那般打着楚国复国的旗号,一开始就表示是替天行道,诛昏君,铲佞臣,安天下。
此时诸侯义军来投,思央大可称王称帝,可是她得防着项羽,不,防着范增另外一手。
项羽听从范增所言,找到楚国王室,奉其为王,到时候就有绝对的立场讨伐思央,她是楚国遗民,既然楚王已经归位,她作为子民,要是再拥兵自重,完全可以把她当做谋反逆贼声讨。
找到他了。比思央想的要慢一点,不过时机倒是恰好。
曹参兴奋的点头:就在靠江下的小村子里面,他是被乳母养大,这是乳母交给我的信物。
思央从曹参手中接过东西。
一块肚兜还有一张玉牌。
楚国王室的身份玉牌,肚兜也是属于王室才有的东西。
思央要曹参去找的就是流落民间的楚国王族之后,米心太子。
很好。米心太子的身份到底是不是真的,其实并不重要,他注定就是个傀儡帝王。
是真的那再好不过,是假的,找出来他也是真的。
思央有想过解决米心太子,毕竟现在的江山是她打下来的,谁愿意对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毛头小子俯首称臣。
可即便没有米心太子,项羽也会找到其他的楚国太子,已然知道结果,那就先下手为强。
middot
思央就是为了以免夜长梦多,在知道米心太子现在所居之处后,就立即带着萧何等人前来接人。
米心太子就住在靠江边下游的小村子里面,应该是当年被乳母从楚王宫带逃出来,为了躲避秦军搜捕追杀,才特意选的偏僻之地,隐姓埋名。
不过乳母到底见识少,一心忠于楚国,自米心太子长成后,就告诉他是楚国王室的太子。
米心太子对自己的身份半信半疑,穷苦的日子让他根本没有把太子的身份放在心上,反倒是和村里的孩童玩耍的时候,时常把自己太子身份亮出来,要那些孩童跪拜他。
曹参也就是因此才找到米心太子。
村口大道,思央一行人和另外一队人马,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