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最烦就是旅游打卡,难道一定要赶行程般在每个著名地标拍照才算是回本吗?苍木大多数只是想放松自己,有了洞天以后她对外出的需求就更低了,这次前来翘英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和这里的庄主商谈业务。
苍木想开奶茶店了。
青木报社早已步入正轨,但苍木对它花费心力甚多,经此一事才意识到报社早已不需要她过度操心,正如同一个游戏进入长草期后,玩家便需要开始瞄准新的目标,苍木也开始计划开发新的产业。
虽然青木报社挣的钱非常之多,苍木名下的其他产业(不算飞云商会的分红)每年收入未必比得上报社每月的尾数,但单一产业的弊端同样很大,一个篮子里的鸡蛋盛得再多也是在同一个篮子里,不如趁着资金链健康,多助力其他产业。
奶茶店听起来小,但实体店铺最赚钱的买卖就在于此——衣食住行。
人会为了需求付费,而食欲是最容易满足的,往大了讲,每年敲钟上市的食品企业不在少数,往小了讲,小吃店父母供养儿女在一线城市买房的案例比比皆是,足以证明这行的日进斗金。
甚至其中的固定支出还饱含着不菲的租金。
饭店赚得都是辛苦钱,但对苍木而言,人力成本是不可忽略的。
小店铺极少见到雇员,因为自家的店自己出力便不算工钱,多雇一个人,不止成本,还要肩负起管理责任。
香菱家的万民堂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家铺子不大不小,平日里只有卯师傅一人掌勺,有时香菱得闲便来帮忙,连上菜都是顺手了,锅巴同样是自家人,家中的店铺管理简单。
可要是雇了外人,麻烦种种就如约而至——对方是短工还是长工?怎么给工钱合适?要是手脚不干净该如何处理?干活偷懒磨蹭又该如何?
成本和管理永远是微小企业的痛点。
但这些对于苍木而言反而无关紧要。
成本——她有钱,一开始就打算把摊子铺大,那么就能靠量大压低成本,平均下来反而价格更具有低廉的优势。
管理——难道苍木会专门来当一个店长,每天为人员情况操心吗?想也知道不可能,她的任务仅仅是提出、完善并落实这个想法,等她步入正轨后,只需要定期开会和查看报表就行。
甚至如果不是提瓦特的专业人员不足,苍木连完善和落实都不需要自己去干,她只需要提出想法,自然会有专业人员前来进行,进度和过程都能写成邮件等她检验。
最可怕的是,苍木连这种提出想法的时候也不多,因为当她足够有钱以后,自然会有无数人捧着自己的好点子来她面前,请求她注入资金……
财富本身就是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