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醉卧关山 > 醉卧关山 第13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醉卧关山 第133节(2 / 2)

谢明裳纳闷地瞅他。素不相识之人,怎会知道她闺名?

那魁梧男子三十七八年岁,声线爽朗,自报家门:

“某姓唐,唐彦真。你小时候经常跟随你父亲走动,唐某教过你骑马。十多年了吧……想必你不记得了。”

唐彦真!

谢明裳吃惊得瞪圆了眼睛。

镇守朔州多年,今年夏季奉诏入京、协助虎牢关防卫战的威武将军,唐彦真……居然见面就认出自己。仿佛多年

不见的长辈般,一口叫破她名字。

十多年前教过她骑马?

她原本往内室走,脚下一个急停转回,白纸黑字杵到唐将军面前:【我父亲,谢崇山?】

唐彦真飞快地瞥一眼去萧挽风的方向。

萧挽风开口道:“再想想。不是谢帅,是你另一个父亲。”

唐彦真刻意放慢几分语气:“不是谢帅驻军的关陇西。我们在朔州北,位置差得远。朔州最北面的驻军边镇,武安镇——记得么?”

“当时我二十郎当年岁,年轻力壮,选中做你父亲帐下亲兵。”

“你五六岁,扎两个小辫,个头还没马腿高,只能骑蒙古小马驹,但骑得可神气!上马就跑,一点都不怕摔。我们几个跟在马驹后头大呼小叫地追。”

武安镇……

记忆里闪过喧闹的军镇。大风里裹黄沙,碎石被风吹得地上乱滚。不戴头巾围拢头脸的话,张嘴说话先吃一嘴沙。

天似乎总是灰蒙蒙的。有食物的烤香气。眉清目朗的少年郎蹲她面前,拿热腾腾刚出炉的馕逗她说话。

“小明裳,喊阿兄。阿——兄。来,往这边站,当街大声地喊三声,喊到周围人都听见,我手里三块馕,肉的素的,全给你。”

年幼的女童果然乖乖换了个方向,面朝西北,迎风放声大喊:“阿——兄!阿——唔!呸呸呸!”才喊两声便被风扑得满嘴都是沙。

少年郎捧腹大笑:“武安镇名菜,沙子拌馕!好不好吃——哎哟哟!”才到马腹高的小女童一边呸呸地吐沙子一边愤怒地追打,“坏人,你不是我阿兄了!把我的馕给我!”……

谢明裳忽地跑去窗边长桌,把镇纸压住的一副小像取在手里。

那夜情绪爆发,她几乎撕碎了所有的画像,只侥幸留下两张,一幅嫂嫂刘氏的,一幅梦里的兄长。

意气飞扬的少年郎,发丝乱蓬蓬的,肩头披甲,抱着头盔爽朗大笑。

她指着画像,望向唐彦真。

唐彦真露出黯然神色。“小将军他……”

战死龙骨山。身中数十箭。守护军旗到最后一刻。

“小将军好样的。虎父无犬子。”唐彦真眼眶微微发红,悲伤混杂愤怒。

“他的尸身被弟兄们收敛归葬了。咱们这些关外野人,不晓得京城大人物们想什么。战死沙场的英雄拿不到追封,反倒被打成叛贼,朝廷的大道理咱们听不懂,也不服。总之,每年小将军祭日,香烛肉菜酒,弟兄们供奉得足够。你放一百个心!”

谢明裳听完,忽地又跑进内间。

片刻后,取出一副勾勒大半轮廓的画像草图。

画像里远山层叠。山脚下小河蜿蜒。将军躺倒在血河边。

披甲,佩刀,无头。

谢明裳把草图推去唐彦真面前,指着失去的头颅。

谁斩下了父亲的头颅?!

唐彦真一眼便看得明白,神色极为复杂,抓起草图迅速走去萧挽风身边,低声问询:

“殿下,她当真忘事了?这不是记得很清楚么?”

萧挽风把草图摊平在桌案上打量。

无头尸身躺在地上,鲜血汩汩流淌,融入山脚下的小河。

和其他精雕细琢的小像相比,这幅草图画得并不精细,缺乏细节,分辨不出画中季节。

但无头将军的指代意味,太强了。

“画得可是发现尸身当时的场景?”萧挽风指着血河边的无头尸身问。

唐彦真摇头。

尸身发现时,并不在河岸边。

他低声道:“在河里飘着。上游飘下来几千具尸身,河道阻塞,几乎断流。弟兄们在河边挖了几个深坑,就地捞出尸体,就地安葬。中途意外发现了……贺帅的尸身……”说到最后五个字时,几乎以气声发音。

多年刻意淡忘,避忌不提。

原本习惯挂在嘴边的荣耀字眼,成为如今不可言说的禁忌。

唐彦真压抑得眼底血丝通红。

深重呼吸几次,把草图交还给谢明裳:“恕罪。失踪头颅的前因后果,我也不知。收敛尸身时,已是如此……弟兄们在河里来回捞了半个月,始终未能寻获。”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