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不动地躺着,伪做尸体,护着她,防止她醒来乱动,掀翻了尸体,被人发觉。又在她昏迷不醒的期间,奋力扒开周围的沙土,避免昏迷中的她窒息。
做完这一切,老秦头躺回坑里,残留的生命点点滴滴流逝,直到流血凝固,变作一具真的尸体。
护下她一条命。
谢明裳的胸腔深处发出一声剧烈抽噎。
老秦头为什么拼死护下她性命?因为她是贺风陵的女儿。
他一把抓住自己,说:“你娘活不成了,你不要喊。”
他不是一个人。他身边还有其他秘密合谋的将士,他们共同效忠于父亲。救不了母亲,就拼死救下了她。
策马站在小山坡上,冷酷下达攻击令的将领,极有可能不是她父亲!
恨。无比浓烈的憎恨。她曾经深恨父亲。恨他一手创建的铁甲军。恨她曾认识的关内军镇上的每个人。
但这份彻骨的痛恨里,又掺杂强烈的自我憎恨。被她一箭射杀、又被族人割去头颅的,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父亲?
尸首就在尸坑里,为什么连翻看尸首的勇气都没有?
混乱、纠缠和怀疑,彻底堵住了她。如果说母亲的死亡让她怀念和悲伤,父亲的死亡,让她连回忆的勇气都没有。
这段混乱而黑暗的记忆,被她刻意遗留在见不得光的暗处。
不可触及,伤痕累累,被黑暗所蓄养,养成庞然大物。
如今得以有机会重新审视混乱,她忽然惊觉,之前的种种怀疑,或许都是错的,不必要的。
也许她射杀的并不是父亲。下令进攻、害死母亲的也不是父亲。
仿佛淤积已久的堰塞湖,突然间降下雷电,撕裂淤塞。
堰塞湖敞开大口子,积水倾泻而去。
她有勇气追问了。
她飞快地写:【我父亲贺风陵,死于何时,何处?】
一个敢问,一个敢答。
萧挽风并不隐瞒。“五年前的三月,死于朔州。”
“先帝亲征朔州期间,他寸步不离,守卫天子;也正是因为此。亲征大败时,贺风陵才百口莫辩,被打为国贼。”
【但铁甲军三月出现在呼伦雪山,我母族的居所!】
“确定是铁甲军?你须知道,亲征期间,所有兵马调拨权都归属天子。”
“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萧挽风盯着她的眼睛,斩钉截铁道:
“你父亲,从二月到三月,从头至尾,寸步未离开朔州。”
这句确定,足够了。
谢明裳抬起头,夜幕明亮的月光落在白瓷般的脸颊上,泪水纵横。
她噙着泪花微微而笑。
她不敢深想的种种最坏的可能,其实都没有发生。没有背叛,没有杀妻,没有弑父。
天底下最令人恐惧的事,往往不是事实,而发源于内心的黑暗。
经常郁郁寡欢的中年男子的形象,忽地清晰起来。眉目沉郁而刚毅,并不多言。言出必践。
父亲这辈子最大的一次食言,兴许便是向天子承诺征伐回纥部落;他一生中最狼狈的一段日子,便是在大漠里苦苦追寻负气出走的妻儿。
萧挽风问了两遍都得不到回答,不再追问,只把滚滚而下的泪水用衣袖擦去。
“是不是想起什么了?”
谢明裳想起了很多,很多。
她张了张嘴。
太久没有说话,以至于再度开口时,嗓音显得微弱而沙哑,几乎气声发音。
“是你么?”
萧挽风正在擦眼泪的动作顿住了。
目光落在她翕动的唇上,确认地停驻片刻。
谢明裳在重复问他:“是你么?”
问得没头没尾,然而萧挽风不需要更多。
三个字,足够了。这一刻,他已经等待得足够久。
“是我。”他继续擦拭她湿漉漉的眼睫,沾湿的柔软脸颊:
“二月走出雪山,你和我告别,让我牵走了雪钩。我继续往西南,绕过山麓,入凉州地界。”
谢明裳委屈满腹:“你没来。”
她等了他整个月。二月初等到三月初,直到族人出事,他都没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