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醉卧关山 > 醉卧关山 第20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醉卧关山 第203节(2 / 2)

“挽风,你在京城可好。”

“寄凉州的馕给你看看样子,你可别吃。”

书信末尾一道漂亮的花押:明裳。

跋涉山水寄入京城的凉州热馕,当然早变得干硬如石头,难以下咽。

萧挽风掰下一小块,蘸热水,慢慢地吃了。

她在关外似乎过得很好。写信的语气轻快又调皮。

关外是她出生长大之地,生活在关外,仿佛游鱼儿入水,当然会比规矩森严的京城快活。

接到信的这个晚上,萧挽风难得睡了个好觉。

这是他回京整个月以来的第一个好觉。好心情持续到新年。

上元节后,官府开印,文武上朝。

年前未来得及理清的卷宗,继续审,继续判。

“殿下。”严陆卿夹着厚厚的卷宗,赶来书房,喜形于色。

“追查谢帅贪腐案,消失不见的二十万两军饷,查出下落了。”

谢崇山任职枢密使五年,过手的账目一笔笔很干净。

但干净的只有账目了。

库房囤积的实物、银两,早和账册对不上。过手的主簿、文吏,账房,一笔笔地涂抹,绞尽脑汁对出一份干净假账。

谢崇山以边关武将的身份坐镇京师枢密院,京官哪个服他?枢密院下属文官每个都知道账目有问题,没有一个人提醒谢崇山。

为什么?因为账目最大的窟窿,来自于内廷。

谢崇山入京赴任的头一年,奉德帝越过谢崇山,发下手谕,直接调拨走当季军饷,叮嘱经手的官员:“此事密,莫令谢知。”

当季的枢密院账目记录,一笔两万五千两的军饷发往云州。

实际只发五千两。

两万两银拨去内廷,御花园新添了一批奇花异草、假山奇石。

奉德帝开的好头,自此之后,枢密院账目成了筛子。谢崇山军旅出身,哪能看出干净账目下的门道?

“自上到下,挖坑给谢帅跳。要不是龙椅上换坐了新天子,牵扯内廷的阴私事,这辈子也查不出真相。”

严陆卿感慨说着,把卷宗放于桌上,“涉案官员大呼冤枉,自称按天子手谕行事,何罪之有?当如何处置?”

萧挽风随手翻了翻卷宗,合拢道:“私挪军饷做他用,知犯法而不报,依律从重处置。”

“喏。”严陆卿抱起卷宗欲走,忽又回身仔细打量主上疲倦的面色。

“殿下,最近夜里又休息不好?保重贵体啊。”

萧挽风在盯着窗外出神。完全没听见严陆卿说话。

严陆卿忧心忡忡地走了。

还好关外的第二封信很快寄来。

信里写道:她在凉州军镇过完新年,去凉州边地探访,一处处地寻找当年谢帅驻扎营地,寻找她当年骑骆驼走出大漠的地点。

随信送来凉州野地随处可见的仙人刺一只。

萧挽风把仙人刺放入沙碗中。虽然埋在沙里毫无动静,兴许开春后会

生长呢。

身边亲近的人逐渐发现,主上只有收到关外来信那几天才睡得好。四五天之后,睡眠不足的疲倦又挂在脸上,人也越来越喜怒不定。

满京高门贵姓、文武百官,每隔三五日就有一家被盯上。重罪处斩,轻罪流放,日复一日,仿佛筛子里的砂砾,被从上到下筛了个遍。

杀戮越重,威严越甚。萧挽风如今和人会面,已无人敢直视。声线略冷淡些,对方就惊得两股战战,倒春寒天气里汗流浃背。

这一日,筛子里翻滚的砂砾,筛到了城南武陵侯府。

萧挽风对武陵侯府并无多少印象。呈上来的文书写道:

武陵侯:骆子浚,世代京城勋贵,自幼和裕国公世子蓝孝成相识。

去年六月,蓝孝成秘密相约林相之子林慕远,两人于城西风华楼见面,共谋阴事。武陵侯骆子浚当时赴宴在场。

萧挽风略有点印象。

这场风华楼会面,林三郎借着酒意,从酒楼阁子下窥王府,他和谢明裳都当场撞见,索性将计就计,谢明裳伪装“逃离王府”,骗得林三郎当街追赶。

萧挽风领着“追兵”出现,把事情当街闹大,“争斗导致腿伤”,把腿脚重伤的罪名栽给了林三郎。

武陵侯骆子浚,当时也在风华楼?

萧挽风已经许多天睡不好了。眼下泛起淡淡黑青,声线也淡淡的。

“既然是蓝党,一同处置了。”随手圈上姓名,写“处斩”,扔去桌上的大摞文书里。

当夜,这封处斩令却被严陆卿急匆匆带回书房。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