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魔幻探险 > 做她的臣(重生) > 做她的臣(重生) 第3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做她的臣(重生) 第36节(2 / 2)

温行在她身后不远不近的跟着,垂着眼睛不知在想些什么。

太金山,沈栋射猎的那片林中。

“恭喜殿下,殿下得了这头筹便有了还朝的筹码。”杨端看着那三头老虎道。

沈栋抚着最大的那头老虎没有说话,得了这次秋猎的头筹只是他还朝的第一步,还朝能否成功还要看他接下来的动作,以及,父皇对他的耐心。

如今也算是老天助他,东昭南部连日来大旱,颗粒无收,灾民流离失所,一路涌入京都。这事是他还朝的第二步。

若想让父皇名正言顺地解了他的禁足,他就必须将功补过,白洪山之事父皇觉得他有害朝纲恼了他,那此次他就安抚流民,最好能染上个什么疫病,也好叫父皇看看他的诚意。

这些思路近日已在他脑海里捋了无数遍,他无声地勾了勾唇角。

“表哥,你先回营地,咱们二人不好一同回去,免得教人猜疑。”他转身对杨端道。

“另外,你让舅舅修一封家书给母后,探探父皇的口风。”

“是,殿下放心,我即刻去办。”

杨端走后沈栋又等了两个时辰才往营地处走,他猎的这些猎物自然是要多花些时间的,回去的早了难免引人起疑。

绛红色的旗帜在营地上空卷着林间的秋风炸响,山头的斜阳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将场上诸位的心思照的无处遁形,尤其是沈俪那几乎要阴沉出水的脸色。

秋猎以酉时三刻的钟声为准,钟声响,秋猎止。没有在结束前赶回来的,无论是官家子女还是皇子公主皆不允参加围猎的评选。

现在离酉时三刻仅剩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参加围猎的各队人马皆已归来,只有沈栋还没有回来,若就此刻场上的猎物来看,沈俪当属第一,她猎得了一只成年公虎。去年的魁首杨端只猎得两只赤狐和一只棕黄色带白色斑点的梅花鹿,完全不是她的对手。

东武帝坐在帐前眺望山林间的方向,摩挲着手中的扳指,迟迟不肯宣判结果。

直到林间传来一声马儿的嘶鸣声,紧接着是急促的马蹄声,一匹褐色的马从林间穿梭而来,沈栋挥舞着马鞭,马蹄几乎跑出了残影。

此刻场上太静,马儿的嘶鸣声显得尤其突兀,引得众人扭头去看,沈栋勒了马绳,快速翻身下马,跑向营地。

在他将将踏上旗帜围绕的那块土地之时,酉时三刻的钟声敲响。

沈泠转动着手中的茶盏,看着正在向东武帝叩拜的沈栋,他倒是会做戏,时间掐得这样精准,也不算太蠢。

“儿臣叩见父皇,儿臣狩猎误入山林深处,猎物太重拖缓了回程,请父皇恕罪。”他单膝跪在地上,脸上还弄出来两道爪痕,一路吹着风回来,那两道血痕都有些干枯。

“无妨,你回来的正是时候,不曾误了时辰,脸上是怎么回事?”东武帝挥手让他起来。

他是一匹马回来的,东武帝半句没问猎物的事,只关心他脸上的伤。他心中多了几分把握,“多谢父皇关切,儿臣脸上的不过是小伤,不碍事的。”

东武帝没问,自有别的人问,沈俪装模作样地关心的沈栋脸上的抓痕后,直击要害,“皇兄随说是及时回来了,可皇兄的猎物至今也不见踪影,这……”

此言一出,场上更是鸦雀无声,东武帝也沉着脸没说话。然而有些纷乱的马蹄声再次打破了宁静。

沈栋方才出林子的方向又跑出两匹黑马,两个随猎各骑一匹,马背上都驼着猎物,跑的很慢。

待那两匹马到了跟前,众人看清了那马背上驮着的东西,皆不由倒抽一口冷气,议论声四下纷起。

沈栋猎回三只虎,这事东昭国开国秋猎以来,单人猎到的数量最多的虎,更勿说这虎的体型如此巨大,他们也只是耳闻,从未见过。

沈栋再次单膝跪下,目光殷切地望向东武帝,“父皇,母妃总说您冬日里腿疾犯的厉害,儿臣便想着为父皇去猎了虎,虎皮用来做大氅,就去了太金山后头的老林,可猎了一只后,又觉得若是再猎两只便能给父皇做床褥子,这样今年入了冬,父皇的腿疾也不至于那么难捱。”

说着说着他垂下了头,“这才回了晚了些,皇妹方才说的也不无道理,若不能参与评选也无妨,儿臣只愿父皇龙体康健,别无他求。”

说罢,他的头深深扣在地上,场上的百官皆是感叹不已,说大皇子是个孝子,为了陛下的龙体竟然连狩猎的时间都忘了。

东武帝起身快步走下台阶,握着沈栋的胳膊将他扶起,“我儿有心了,谁说你不能参加评选?你踏入场中后钟声才响,自然是做数的。”

东武帝示意沈栋入座,转身上了高台,站定,无视沈俪的怨愤,宣布道:“此刻秋猎,皇子沈栋猎得白额吊睛虎三头,获此次魁首。”

场下恭贺声四起,东武帝从新在金幔前坐下,“栋儿,既是魁首,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在场的人心知肚明,东武帝就差明说可以解了沈栋的禁足了,此刻只要沈栋开口,东武帝必定是答应他的。

沈栋从座上站起身,拱手道:“父皇,儿臣罪孽深重,本不敢求父皇的赏赐,可儿臣听说南方大旱,流民失所,如今已有大量流民涌入京中,儿臣可否求父皇宽限些时日,儿臣不愿看父皇为国事烦忧,更不愿见百姓流离,能否允儿臣赈灾,以慰民心。”

……

第36章

那日,沈泠忘记后来东武帝都说了些什么,只记得他将沈栋一并带回宫中,还见了杨妃。而沈俪的脸色可以用狰狞二字形容了。

这几日沈栋开始安抚流民,在城中布多处施粥点,流民没有前段时间那样暴动了,可积累下来的隐患依旧在发酵,京中许多人都染了咳疾,起先只是干痛,紧接着就咳喘不止,不到两日便开始起烧,浑身酸痛,如百蚁噬骨般难捱,若不医治及时就发展成了瘟疫,药石无灵,只能等死。

城中医馆每日都人满为患,看病的都是城中官员的家眷或是做生意的商户,那些流民是没有余钱去看病的,朝廷下发了预防瘟疫的药材,和沈栋布置的施粥摊位摆在一起,有人来领粥就顺道发一碗汤药。

可目前没有治疗疫病的药方,医馆里用的也多是些昂贵的药材,硬生生将病情压下去。朝廷发的这种预防的药

材毕竟不能治病,每天依旧有许多人染疾,也有许多人死去。

沈泠记得上一世这场瘟疫持续了两个多月,最后被一个云游四方的游医治好了。其实上一世那场瘟疫本不必持续那么久,只是那游医向朝廷献了药方却无人肯信他,他自能自己熬药一个一个救,救的人多了这事才传入朝廷耳中,白白耽误了月余,断送了不少无辜的性命。

可惜的是,上一世沈泠深居府中,府中采买的婢女染了病就立即被隔开了,她不曾染上那场瘟疫,也没留意那游医的药方究竟是什么,只记得那位游医姓杜,瘟疫过后城中百姓都称他为杜神医。

这一世,沈泠早早就派人在城中盘下来一家药铺,储备了许多药材,并让人悄悄在城中找一位姓杜的游医,找了许多日都无果,直到今日早晨才有消息,派去的人来回话说,有一位姓杜的游医拿了张药方在城中各大医馆药铺自荐,可此时药材紧缺并无药铺信他。

沈泠当即就让人请了他去药铺,按着他的方子煎药。她的这间药铺药材充足,这段时间病人来看病都是低价出售,因此来她这间药铺抓药的人要比别的药铺多的多。

如此用不了多久这张药方就会传开,这场瘟疫很快也就能结束。

不过在这场瘟疫结束之前,她得离开京都,沈俪与沈栋剑拔弩张,她不想沾染这场血雨腥风,在他们斗的两败俱伤之前,她还是躲远点好。

沈俪近来的情形大不如前,可别还没开始斗就被沈俪击败了,她得再送沈俪一份大礼,给她添添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